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陶渊明《饮酒》(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 译 文 -

因为贫穷请不起雇工

我的房子长满了灌木一片荒芜。

天上鸟儿飞过班班可见

地下人迹罕见寂寂独居

宇宙多么悠远

人生多么短暂

岁月催着人变老

两鬓早已白发苍苍

人的命运怎么能够强求?

违背内心而活着才是悲哀的事儿

译文选自费勇 《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陶渊明的第十五杯酒讲到贫穷的现状是 - 纵然再有诗意情怀也逃不过拮据的生活常态。

他摔破 “安贫” 的幻想,但依旧坚持“乐道”的意义。

陶渊明在另一首诗里写自己的家:“穷巷陋深辙,颇回故人车。”因为自己住的巷子很狭窄很简陋,所以,老朋友都没有办法坐着车来。

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正如此刻, 房子的周围,寂寂无行迹,寂寞、孤独,没有人际, 连鸟儿都很少飞过。

从这个寂寞,陶渊明想到了宇宙人生,宇宙是多么无限多么悠久,而人生少至百,活不过一百岁,人生多么短暂。

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人生那么短暂,活得又那么贫困,如果不能随顺困厄和显达,非要去强求什么,那么,很可能会放弃自己最初的情怀。

“这首诗写的还是陶渊明诗里反复强调的:贫穷,还有人生短暂。

在这样一个人生如梦的世界,不管多么贫穷,但还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对于命运,淡然接受。贫穷也好富裕也好,都顺其自然。

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可以感觉到,陶渊明对于自己的贫穷还是心有所不甘的。

只是他对于贫穷的态度,不是简单的情绪化的抱怨,就像今天社会上有所谓的“仇富”情绪,把自己的贫穷一股脑儿地归结于社会不公,归结于富人的不仁。

他从文人的角度,从道德的角度,把自己的贫穷归因于自己的个性和底线。

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为了让自己坦然接受贫穷的现实,陶渊明把贫穷当作了美德来赞美,而且,还发展了一套以贫穷为乐的哲学。

陶渊明如果活在今天,也一定会在做自己的过程里,寻求合理的财富。他一定会明白到,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贫穷没有必然的关系。

贫穷不是美德,当然,奢华也不是美德,都不是我们应该主动追求的东西。”

人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