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大類因素影響你的房貸審批!

週末,央行發佈消息稱,從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累計釋放了7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這是今年央行實施的第三次定向降準,回顧一下這幾次:

1月25日開始實施面向普惠金融的定向降準,釋放約4000億元流動資金。

4月25日實施定向置換MLF,釋放約4000億元增量資金。

還有就是這次,釋放了7000億流動資金。

對於緩解房貸市場資金壓力影響有限

關於此次定向降準,發現,央行的解讀稍有不同。

未來三大類因素影響你的房貸審批!

上一次強調了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

未來三大類因素影響你的房貸審批!

這一次除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外”,還強調了“結構性去槓桿”,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指出,實施定向降準,是強調貨幣政策本身的結構性引導,釋放更多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等實體經濟發展,防止資金違規進入樓市,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寬鬆。

對於房貸市場來說,帶來的影響也是有限的,融360說房君曾說過,在貨幣政策收緊的大背景下,今年銀行的資金成本上漲,引發了房貸業務額度不足的問題。去年年底積壓了一部分申請,直到今年有了新的額度,才有所好轉,但根據融360統計的5月房貸數據顯示,在全國35個城市533家銀行中,仍有22家銀行分(支)行暫停受理房貸業務。

從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走勢也可以看出,定向降準並沒有對房貸利率上漲產生明顯影響,唯一的影響可能就是,上浮的速度沒那麼快了,533家銀行中,有454家銀行分(支)行首套房貸款利率與上月持平,佔比85.18%。

未來三大類因素影響你的房貸審批!

未來銀行審批趨嚴,購房人申貸難度增大

銀行那邊沒有鬆口,對房貸的審批也會越來越嚴,接下來的房貸審批,會圍繞以下幾點進行:

未來三大類因素影響你的房貸審批!

一是保障能力類,主要包括借款人的收入、資產、還款能力、個人徵信等。

還款能力:包括貸款人的月收入、家庭年收入、家庭存款以及其他資產情況,通常月收入和月供之間的關係是,月收入至少是月供的兩倍。另外,像金融理財產品、住房、社會保險繳納情況等,都能從側面反映其經濟能力。

個人徵信:銀行通常會審查貸款人5年的貸款記錄和2年內的信用卡記錄,有的銀行會看更長時期內的徵信。嚴格的,即便是逾期幾塊錢也會算作信用不良,輕則被降低額度、提高貸款利率,嚴重的很有可能被拒貸,要求會有差異。

二是自然狀況類,主要包括借款人年齡、職業、貸款人數、房齡等。

借款人年齡:一般要求的借款人年齡為18-65週歲,其中25-40週歲比較受歡迎,50-65週歲的人群,身體發生疾病的概率更大,銀行出於風險的考慮,會縮短貸款年限或者減少貸款額度。

貸款人職業:像公務員、醫生、律師等職業的借款人,其收入比較穩定,會被銀行歸類為優質客戶。

貸款人數:如果有共同貸款人,比如配偶,銀行還會審查其年齡、職業等,要求滿足跟主貸人一樣的資質,總之,所有共同貸款人的的情況都會影響貸款審批。

房齡:通常銀行要求的房屋年齡為20-25年,房齡會影響貸款年限,一般房齡與貸款年限的關係為:房齡+貸款年限≤50年,不過,城市間房齡和貸款年限之和有差別,今年政策收緊,有的規定不超過40年,有的規定房齡不能超過20年甚至更短的年限,所以,選房的時候也要注意二手房房齡問題。

三是跟銀行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借款人能給銀行帶來多少收益,之前有的銀行規定,只要貸款額度達到一定比例,就能被歸類為優質客戶,現在的情況是,有的銀行優先放款給接受利率上浮的客戶,首套房上浮10%已經不算什麼了,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向上浮15%靠攏。

有人說,現在銀行放貸的規則變了,眼看上半年要過去了,銀行出於收益的考慮,利率上浮是大趨勢,批貸也會更為嚴格,到下半年,很有可能出現跟去年年底一樣,因額度不足停止房貸業的銀行數量增加的情況,購房人申貸難度也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