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變!中西部經濟將與東部並駕齊驅

鉅變!中西部經濟將與東部並駕齊驅

以騰衝至漠河直線為界,人口稠密度涇渭分明

1935年學者胡煥庸發現,中國的黑河—騰衝一線以東與以西地區存在著巨大差距,該線以東地區佔中國國土面積36%,人口占96%,而該線以西地區國土面積佔64%,人口占4%,此線後來被稱為“胡煥庸線”。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由於行政區域調整等變化,“胡煥庸線”兩側數據更新為東南半壁以42.9%的面積佔據94.4%的人口、而西北半壁以57.1%的面積佔據5.6%的人口。

到了今天,隨著武漢長沙鄭州成都等省會城市的興起(GDP超過寧波無錫等傳統華東城市),中部地區的崛起,西部地區如貴州等地的經濟增速高於全國和東部增速,“胡煥庸線”以及其代表的東西中差距正在縮小和改變!

這得益於中國的發展規劃和區域發展思路調整,如果說一帶一路讓各省市受益,那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崛起等規劃策略就為中西部的發展注入了宏觀動力!——這是史無前例的!中國從南宋以來,以東部經濟為重心的經濟格局正在改變!

在2004年之前,中國的區域協調戰略忽視了中部地區,帶有明顯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色彩。

2004年,國家明確的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可以概括為16個字,即“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這是第一次將全國不同地區納入了協調發展的戰略框架之中。

東部地區整體已經步入成熟期,許多城市地區已經步入成熟後期,增長速度趨緩難以避免,也就是說東部地區增長几乎接近極限,不能希望其以高速增長維護全國的中高速增長。

中西部地區還存在大量的現代化前區域,其中有一些地區基本具備了轉化為年青區域的基礎。以貴陽為例,貴陽城市人口從年齡上看,14—60歲人口340萬人,佔總人口75%;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70萬人,只佔總人口15%左右。而先富城市上海,老齡人口占到了35%以上。

貴陽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96億元,同比增長11.3%,儘管這已經是貴陽過去5年最慢的增長速度,但放在全國來看,依然是高增長。

未來中國要保持中高速增長,潛力最大、迴旋餘地最大的是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將成長為中國發展的中堅。

隨著中西部城鎮化,工業化和就近利用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優勢(中國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地區之一),大量年輕人口勞動力的遷移,中西部經濟發展有可能與東部並駕齊驅,胡煥庸線可能改變,東西部差異也有可能徹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