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同是客家,福建客家人下南洋遠比廣東客家少?

圭海四記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為何同是客家人,廣東客家人遍佈海內外,而福建的客家卻安土重遷鮮少外出呢?

我們先看看臺灣人在大陸祖地的分佈圖,或許能給點線索。

臺灣漢人的主要來源,自然是對岸的福建與廣東,這種人口遷移從明末一直延續至解放前,與下南洋相比,過臺灣持續的時間更長、人口數相當、來源地相近,可以互相佐證。

從圖中可知,臺灣人的構成,主體是閩南人,其次為客家,閩南人又主要來自漳泉兩府,潮州只有漳州的十分之一;而客家人竟是另外一種狀態,主體來自嘉應州,即梅州,次者為惠州,汀州只有梅州的八分之一。

從圖中,我們也發現,閩南的邊沿如龍巖州、永春州,到臺灣的人數也很少,與之對應的,更靠山的汀州人數更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更重要的因素在於,當年鄭成功佔據東南沿海抗清,活動的範圍主要是廈門、金門、東山、南澳等沿海島嶼,其覆蓋的州府是以漳州為中心,輻射北邊的泉州和南邊的潮州,因主基地在廈門,因此泉州的比重會更大,因此隨鄭前往臺灣的將士便有大量漳泉潮子弟。

而在之後的清統時期,基於同鄉裙帶關係和地理便利性,自然也是周邊的百姓移民臺灣最為得心應手。

梅州和惠州因靠近潮州,且有三江連貫其中,其出海條件遠較汀州便利,加上客家人強大的遷徙力自然而然也會加入轉移大軍。而汀州人中參與海外移民者,也基本上以內嵌於閩南和潮州之間的永定人為主,這種現象更適合印證以上的猜想。

民國時代,沿海混亂,福建省政府及紅軍活動範圍主要在汀州,因此當時的汀州不管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都是周邊首屈一指的,也基本沒必要千里逃難,直接參軍或者周邊簡單移動就足夠了,這也是導致贛南和汀州客家鮮少出洋的原因之一。


圭海四記


福建客家人,在明朝大量流入廣東粵東地區,去閱讀一下福建、廣東明代前期、中期、後期兩省人口變化,就很清楚,因此,福建客家人以流入廣東為主,流入廣東後,粵東客家人太多,就流向東南亞,這是主線,直接福建出去是少量的


caiyaokun


大凡移民都是追求幸福的生活。一、梅州地區山多田少,土地的承載量不足以支撐大量的人口。人民為了追求更容易生存環境,選擇移民。二、闖蕩精神和比較高的文化水平,才容易在異地生存,落地生根。三、便利的交通和信息來源,梅州尤其梅縣,大埔,依靠梅江、梅潭河,汀光,韓江便利的水運條件,緊鄰潮州出海口,容易得到信息和交通便利。四、族群意識強,客家人,潮汕人只要一個人在異鄉立足,有了灘頭陣地,必帶一串兄弟姐妹、親戚朋友、老鄉到異地創業定居。五、明未清初,客家人張璉佔據為王,成立"飛龍國",其中許多大王是大埔人,羅袍(楓朗黃砂人)、肖畹(白堠堠北人),楊舜(白堠堠南人),後被俞大猷剿滅,許多人出逃到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六、鄭成功收復臺灣不少部將是客家人,其中大將羅大力是大埔大東鎮福光山揹人。這是大埔饒平移居臺灣的便利條件。七、傳統習慣,梅縣、大埔人傳統上喜歡闖蕩,留在家鄉會被認為沒能力的人。


楓橋朗月


一家之言,姑且看之。

我認識好些個福建人,遍佈全世界,以美國,日本,東南亞為主,少數在歐洲,極個別在非洲。

廣東人下南洋多,地理因素恐怕是最主要的,怎麼說也近多了對吧。歷史上對於南海航線的探索為廣東客家下南洋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而福建人,對面是臺灣,再出去就是茫茫太平洋,前進太危險,就只能南北分流,選擇更多,所以相對來說顯得下南洋人少吧?

再說了,祖籍福建的南洋名人絕不在少數。


好餓


這個問題問得好,梅州客家為什會外出國門,主要是為了生計,梅州窮鄉僻野,開始很多窮苦百姓青壯年去南洋做苦力,有的有做實事的本事,我家外公就是其中,白手起家,成了華僑企業家,然後又回到廣東梅州家鄉招請鄉親出國,而福建客家居住環境好,富饒,根本就不會考慮外出,梅州客家即使離開祖地,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梅州客家人,後代也稱自己是廣東梅州客家人



中華孝子哥


首先,我們應該是要從地理位置來分析,客家母親河叫“汀江”,汀江的源頭就在“汀州府”現今的長汀縣,從當時的交通來看,汀州府離海近的是廈門,但是那時交通不便,汀州府當時繁華時期,也稱為“小上海”,所以當時的汀州府商業發達,人民生活富裕。也就是說當地人較少出外面打拼,只是少部分順汀江河去到梅州,潮汕港囗出海去南洋。

梅州的去南洋為什麼會較多呢?因為當時兵荒馬亂時期,當地人民太窮苦了,離出海口也較近,當地人沒法生存了,沒辦法只有去南洋討生活,有些當豬仔一樣賣出去了。所以廣東梅州的華僑較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