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是客家,福建客家人下南洋远比广东客家少?

圭海四记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何同是客家人,广东客家人遍布海内外,而福建的客家却安土重迁鲜少外出呢?

我们先看看台湾人在大陆祖地的分布图,或许能给点线索。

台湾汉人的主要来源,自然是对岸的福建与广东,这种人口迁移从明末一直延续至解放前,与下南洋相比,过台湾持续的时间更长、人口数相当、来源地相近,可以互相佐证。

从图中可知,台湾人的构成,主体是闽南人,其次为客家,闽南人又主要来自漳泉两府,潮州只有漳州的十分之一;而客家人竟是另外一种状态,主体来自嘉应州,即梅州,次者为惠州,汀州只有梅州的八分之一。

从图中,我们也发现,闽南的边沿如龙岩州、永春州,到台湾的人数也很少,与之对应的,更靠山的汀州人数更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当年郑成功占据东南沿海抗清,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厦门、金门、东山、南澳等沿海岛屿,其覆盖的州府是以漳州为中心,辐射北边的泉州和南边的潮州,因主基地在厦门,因此泉州的比重会更大,因此随郑前往台湾的将士便有大量漳泉潮子弟。

而在之后的清统时期,基于同乡裙带关系和地理便利性,自然也是周边的百姓移民台湾最为得心应手。

梅州和惠州因靠近潮州,且有三江连贯其中,其出海条件远较汀州便利,加上客家人强大的迁徙力自然而然也会加入转移大军。而汀州人中参与海外移民者,也基本上以内嵌于闽南和潮州之间的永定人为主,这种现象更适合印证以上的猜想。

民国时代,沿海混乱,福建省政府及红军活动范围主要在汀州,因此当时的汀州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都是周边首屈一指的,也基本没必要千里逃难,直接参军或者周边简单移动就足够了,这也是导致赣南和汀州客家鲜少出洋的原因之一。


圭海四记


福建客家人,在明朝大量流入广东粤东地区,去阅读一下福建、广东明代前期、中期、后期两省人口变化,就很清楚,因此,福建客家人以流入广东为主,流入广东后,粤东客家人太多,就流向东南亚,这是主线,直接福建出去是少量的


caiyaokun


大凡移民都是追求幸福的生活。一、梅州地区山多田少,土地的承载量不足以支撑大量的人口。人民为了追求更容易生存环境,选择移民。二、闯荡精神和比较高的文化水平,才容易在异地生存,落地生根。三、便利的交通和信息来源,梅州尤其梅县,大埔,依靠梅江、梅潭河,汀光,韩江便利的水运条件,紧邻潮州出海口,容易得到信息和交通便利。四、族群意识强,客家人,潮汕人只要一个人在异乡立足,有了滩头阵地,必带一串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老乡到异地创业定居。五、明未清初,客家人张琏占据为王,成立"飞龙国",其中许多大王是大埔人,罗袍(枫朗黄砂人)、肖畹(白堠堠北人),杨舜(白堠堠南人),后被俞大猷剿灭,许多人出逃到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六、郑成功收复台湾不少部将是客家人,其中大将罗大力是大埔大东镇福光山背人。这是大埔饶平移居台湾的便利条件。七、传统习惯,梅县、大埔人传统上喜欢闯荡,留在家乡会被认为没能力的人。


枫桥朗月


一家之言,姑且看之。

我认识好些个福建人,遍布全世界,以美国,日本,东南亚为主,少数在欧洲,极个别在非洲。

广东人下南洋多,地理因素恐怕是最主要的,怎么说也近多了对吧。历史上对于南海航线的探索为广东客家下南洋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而福建人,对面是台湾,再出去就是茫茫太平洋,前进太危险,就只能南北分流,选择更多,所以相对来说显得下南洋人少吧?

再说了,祖籍福建的南洋名人绝不在少数。


好饿


这个问题问得好,梅州客家为什会外出国门,主要是为了生计,梅州穷乡僻野,开始很多穷苦百姓青壮年去南洋做苦力,有的有做实事的本事,我家外公就是其中,白手起家,成了华侨企业家,然后又回到广东梅州家乡招请乡亲出国,而福建客家居住环境好,富饶,根本就不会考虑外出,梅州客家即使离开祖地,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梅州客家人,后代也称自己是广东梅州客家人



中华孝子哥


首先,我们应该是要从地理位置来分析,客家母亲河叫“汀江”,汀江的源头就在“汀州府”现今的长汀县,从当时的交通来看,汀州府离海近的是厦门,但是那时交通不便,汀州府当时繁华时期,也称为“小上海”,所以当时的汀州府商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也就是说当地人较少出外面打拼,只是少部分顺汀江河去到梅州,潮汕港囗出海去南洋。

梅州的去南洋为什么会较多呢?因为当时兵荒马乱时期,当地人民太穷苦了,离出海口也较近,当地人没法生存了,没办法只有去南洋讨生活,有些当猪仔一样卖出去了。所以广东梅州的华侨较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