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只有让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歌唱的根基才能扎得更牢固;只有双手紧握着人民群众,艺术的翅膀才会更加丰满。歌者要始终与人民同行,为人民歌唱;与人民同心,为人民立传,书写真正的中国力量”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春燕呢喃。新一代的歌者们正在用清丽动人的歌喉唱响新时代的锦绣乐章。

2017年底,华语音乐界最高盛事——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颁奖典礼在云南举办,青年歌唱家、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伊丽媛凭借献礼“一带一路”作品《丝路寻梦》MV斩获全国唯一最佳音乐录影作品奖。

春节期间,作品《丝路寻梦》继作为2017年“丝路春晚”主题曲之后,再一次亮相2018“中国民歌春晚”,成为晚会中的一大亮点。

“90后”的伊丽媛,是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炙手可热的新星,无论是奔波活跃在世界各地舞台,还是在一方讲台倾囊相授音乐技法与艺术理念,伊丽媛始终以严苛极致的态度,耕耘着新时代的音乐版图。她用歌声凝聚能量与梦想,用一部部恢宏而大气的作品讲述中国故事。

舞台之外的她,温婉中更多了几分邻家姐姐的随和与淡然。在一片春光正好之中,她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追求、思考与探索,娓娓道来。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伊丽媛凭借献礼“一带一路”作品《丝路寻梦》MV斩获全国唯一最佳音乐录影作品奖

中意共续马可波罗新传奇

提到伊丽媛,她的音乐造诣令各界对这位年轻的歌者刮目相看,在美声、民族、通俗等多种唱法间游刃有余的她,无论是代表作《伊人》《又忆江南》,还是新专辑《伊人如歌》,娴熟细腻而极具古典韵味的唱腔和表达,令人沉醉。《丝路寻梦》《香岛花语》《中华美德颂》《共圆中国梦》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更是为人称道。

2017年,因作品《丝路寻梦》、促进中意友好交往、传播中华文化等贡献卓著,伊丽媛被文化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授予“一带一路”形象大使称号。随即,在北京、沈阳、深圳、西安等各大城市的广告屏上,处处可见伊丽媛亲切而富活力的宣传海报,令“伊粉”们激动不已。

伊丽媛说:“作为一个切实受惠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音乐人,我们见证着中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和大学教师,我要做的就是用音乐去讴歌这个时代,以老百姓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传递时代精神和中国之美,这也是我责无旁贷的使命。”

而提起《丝路寻梦》的创作,无疑是伊丽媛代表作当中倾注最多心血的作品之一。

2016年,伊丽媛受意大利布雷西亚省(Brescia)及西米奥尼市(Sirmione)政府邀请访问意大利,并被西米奥尼市政府授予首位“杰出艺术家”称号。那枚史无前例用纯银打造的荣誉勋章也成为当地政府高度认可伊丽媛艺术成就的重要见证。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伊丽媛获勋首位西米奥尼市政府“杰出艺术家”称号

亚历山大·马丁佐利(Alessandro Mattinzoli)既是西米奥尼市政府市长也是伊丽媛的粉丝,他这样评价:“与伊丽媛女士的结识,源于她迷人动听的歌声和她所演唱的《伊人》,她歌唱的实力让我联想到了曾经居住在我们城市的国宝级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

正是这次意大利之行,伊丽媛拜访了曾在北京相见恨晚的意大利著名歌唱家阿巴诺·卡利西(Al Bano Carrisi)。早在北京相识的时候,这对忘年交便约定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共同合作。当阿巴诺将金牌制作人Alterisio Paoletti介绍给伊丽媛时,Alterisio不禁赞叹,眼前的这位女子不正是一直以来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东方女子的形象吗?瞬间的灵感击中了Alterisio,一段悠扬婉转且极富诗意的旋律自他的指尖流淌而出。这段蕴含着东方古典与西方浪漫的即兴创作一气呵成。正所谓创作灵感可遇不可求,《丝路寻梦》的主旋律就这样诞生了!

随后,伊丽媛邀请到国内知名词作家宋青松为此旋律填词。其内容取自甘肃敦煌飞天,将古老的飞天传说与现代青年人的恋情,以及丝路传奇相结合,既有丝路情,更有丝路梦。一首磅礴却细腻、优美而缠绵的《丝路寻梦》就这样从大漠孤烟、袅袅驼铃,从古都异域、盛世豪情中缓缓而来。伊丽媛深情而郑重地讲道:“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意大利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这部中意共同合作的诚意之作,正是体现了一条丝路将爱连起,共同谱写梦缘传奇的美好情感与愿景,这也是‘一带一路’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当中的情怀和壮美,也希望这首歌曲可以激发每一个人心中的自豪与自信,使得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携手并肩,共创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伊丽媛与中国驻意大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李瑞宇

为了《丝路寻梦》MV的取材,伊丽媛邀请到国内顶尖拍摄团队(由张艺谋导演领衔的2008年、2022年中国奥运会宣传片制作团队),共同深入古丝绸之路沿线,尤其还去到意大利当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地进行实地拍摄。随着伊丽媛悠扬婉转的歌声,一帧帧画面流转眼前——古韵十足的城市建筑、繁华现代的都市港口、飞速疾驰的列车、频繁密切的商务往来,以及不同肤色的人群在同一片天空下自由而幸福地笑……

拍摄期间,伊丽媛不仅受到了中国驻意大利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李瑞宇、布雷西亚省常务副省长兼西米奥尼市政府市长亚历山大·马丁佐利、贝加莫省政府省长Matteo Rossi以及意大利北方联盟党贝加莫省书记Daniele Belotti的热情接见,还荣获“中意文化交流使者”的荣誉称号。Daniele盛赞道:“伊丽媛,真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其后,这部既有中国音乐的磅礴,又具欧洲音乐的空灵的MV作品不仅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各卫视播出,也在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播出后取得很好的反响。而这次珍贵的中意合作也成为联袂唱响丝绸之路的先河,在业内缔造了一段音乐无国界的佳话。

在2017年春节期间,《丝路寻梦》作为2017“丝路春晚”的主题曲首次正式亮相,并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福建东南、广西卫视联合播出。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俄罗斯、匈牙利、拉脱维亚、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印度、斯里兰卡,甚至英国等地的国家电视台也隆重推出了“丝路春晚”,伊丽媛与众多艺术家的歌声与梦想一同飞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伊丽媛与意大利国宝级天王音乐家阿巴诺·卡利西(Al Bano Carrisi)

正如意大利国宝级天王音乐家阿巴诺所寄语的“马可波罗的历史将会继续上演”,2018年初,伊丽媛又一次携新作《丝路筑梦》登上“丝路春晚”的舞台,与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意大利流行乐天王阿巴诺同台演绎,动情高歌。《丝路筑梦》旋律轻快,歌词优美,曲词朗朗上口相得益彰,在三位杰出歌者的共同演绎下,点燃了无数观众的热情。伊丽媛与阿巴诺的再度合作,为海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中意文化璀璨光华相碰撞的音乐盛典。他们的演唱珠联璧合,气场澎湃,现场的观众都情不自禁鼓掌欢唱。中意歌者用歌声贯穿起“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上演了“中西丝路情”,再一次续写马可波罗新传奇!而这次美好的合作更萌生了未来中意音乐文化交流的新起点,作为“一带一路”形象大使的伊丽媛,又会再添怎样的华彩令人期待。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一直以来,伊丽媛几乎全年无休,教学、创作、参加节目等,是业界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

伊丽媛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传播系、研究生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后在中国传媒大学任教。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有位叫伊丽媛的学姐,跨专业考取声乐研究生,而且是第一名。”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伊丽媛与恩师付林

伊丽媛儿时成长在齐齐哈尔市,家人并不从事文艺相关的职业,而自幼聪颖好学的她在绘画、钢琴、主持、唱歌方面全面发展。大三时,未来传媒之路的计划、课业的压力,已令她与声乐“渐行渐远”,然而却不曾想,那次歌唱比赛成为她命运的转折。

那一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的通知印入她的脑海,一直热爱歌唱的她再三思考,决定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这个比赛规格太高了,本来没有信心,但在声乐启蒙老师高淼的鞭策下,我选了《玛依拉变奏曲》,当时只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没想到最后竟然进入全国决赛。环顾周围都是声乐专业和文工团的专业演员,非专业的只有我一个。”决赛之后,评委对伊丽媛说:“你的声音和形象条件都非常好,很适合舞台,也适合走演唱这条路,只是声音还不够专业。”当评委得知伊丽媛并非是声乐专业的学生时,都颇为惊讶,然后语气肯定:“如果经过专业的训练,你的发展会非常好,你的潜力很大。”

一瞬间,沉积在内心的音乐热情、对演唱长久以来的情结、对舞台始终不舍的热爱被评委的一席话点燃。伊丽媛原本打算去英国继续攻读传媒学硕士,此刻,她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跨专业考声乐研究生。当时距研究生考试只有8个月准备时间。周围质疑声、劝阻声如潮水般涌来。但骨子里好强不服输的她一旦决定了,便义无反顾。“我是一个特别敢于挑战的人,别人越质疑,我越要打破这种声音。”

伊丽媛全身心备战考试,当清晨第一缕曙光微亮,她已经在练声;平时走路更是脚下生风,还带着耳机听音乐,分秒必争;吃饭时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迅速投入学习状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伊丽媛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声乐表演专业录取。研究生期间,伊丽媛不仅连获三年一等奖学金;还在研一时获得第二届“金莺奖”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金奖;研二时,获得第四届中国民族声乐比赛“敦煌奖”银奖。

曾经在本科学习传播学的背景和时光,伊丽媛并没有后悔。“作为一个传播人要时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我们是文化的代言人,这就需要我们博闻强识。那几年传播专业的学习让我在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传播素养等方面受益匪浅。”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音乐教育中的继承与创新

凭借专业领域的优异成绩,伊丽媛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声乐教师。“我希望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来传递文化当中的精神和价值观。”

执教鞭后,伊丽媛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她曾在本科写论文的时候发现,当今社会在音乐领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千人一面、千人一声,模式化的东西多。因此,在音乐教育上,伊丽媛主张因材施教,明确规范化训练,注重突出艺术个性。

伊丽媛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仁者爱人”的终极关怀、“止于至善”的终极追求、“格物致知”的科学精神、“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以及“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这些闪耀着理性光辉,彰显着道德情怀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应该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学生为学做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旗帜。

谈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伊丽媛认为:“培养学生在音乐艺术中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和文化自信并在继承中更好地创新和发扬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一种文化力量、一种文化自信。但这种力量和自信无法复制和抄袭别人,只能从继承和创新中崛起。”

另外,她强调,音乐教育要技术层面和创作新作品一起抓,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国学课程的学习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度,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和中华民族的温情和敬意。

伊丽媛常常和学生讲,艺如其人,要先学会做人。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文化和艺术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各类艺术形式的专业技术问题,四年大学时间足够,但‘功夫在诗外’的艺术修养需要终身修炼才能达到。如果学习之初就放弃了人文修养,最终只是艺人而已,绝不可能成为艺术家。”

教书育人的同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正能量方面,伊丽媛也在身体力行。2015年7月,她以知名校友的身份受邀在北师大敬文讲堂为大学生开展励志讲座;2015年12月,她受邀中央党校,录制中国第一首赞美学习的歌——《学习中国》;还创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中华美德颂》,广受好评。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伊丽媛在教学中

用爱高歌绽放公益之心

歌唱是伊丽媛的梦想,舞台是浆,教师的身份赋予她翅膀,来到人民身边、走进人民的心里是最终方向。

“只有让双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歌唱的根基才能扎得更牢固;只有双手紧握着人民群众,艺术的翅膀才会更加丰满。歌者要始终与人民同行,为人民歌唱;与人民同心,为人民立传,书写真正的中国力量。”伊丽媛说。

2015年8月,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伊丽媛受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拉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慰问演出。站在美丽的雪域高原,伊丽媛倾情献歌《我们共同的家》,深深感染着现场的观众。

拉萨之行,伊丽媛深受震撼,“藏区孩子那纯真质朴的眼神灼烧着我的灵魂,在我心里挥之不去。”返回北京后,伊丽媛始终和藏区的孩子们保持联系,并寄送生活、学习用品给他们。“我希望可以长期关注他们,也会更规范、系统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2015年8月,伊丽媛在西藏与孩子们一起

同年11月,伊丽媛受中国文联邀请参演《到人民中去》公益演出,先后到江西革命老区、陇南等地进行慰问演出,并被授予“中国文艺志愿者”荣誉称号。伊丽媛倾情参加“我们的歌声多么嘹亮”大型音乐会,一场时尚而亲民的视听盛宴令人印象深刻。在演出中,伊丽媛携手青年歌唱家金波共同演绎《常来常往》。《常来常往》表达了在外游子漂泊异乡、独自奋斗时的心酸,以及亲情、友情的可贵,提醒人们在忙碌拼搏之余,要记得常回家看看,更要记得常来常往。温情和欢快的旋律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歌曲经过伊丽媛与金波的演绎更加深入人心。

“我始终觉得真正的歌者要到人民中去,不仅汲取灵感和营养,也要用歌声为他们服务,给他们带去欢乐和幸福,这也无愧于我文艺志愿者的称号。”即使在演出中遇到身体不适、嗓子不舒服的情况,伊丽媛说,只要站在舞台上,就会把声音状态、情绪调整到最佳,这也是多年来养成的艺术素养。

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青联“青春创业种子基金”和“青春助学助困基金”募集启动,当伊丽媛得知这个消息时,第一时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伊丽媛说:“我相信公益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够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希望,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传递爱心,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带着这些正能量前行,愿点滴爱心汇集成海,生生不息,勇往直前。”

而2017年对于伊丽媛来说,既是辛苦奔波的一年,更是充满爱与收获的一年。比如,伊丽媛用自己的专长积极参与国家精准扶贫事业,携手著名词作家宋青松、青年作曲家孟文豪倾心为四川大凉山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悬崖村),共同创作公益歌曲《步步登高》,用歌声表达对悬崖村脱贫致富的美好祝愿。伊丽媛也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呼吁更多社会人士能给予这些贫困的地方力量与关爱。

在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参与策划的众多公益项目中,伊丽媛也常常热心出力,积极奔走。其中,一项名为“侨爱心光明行”的公益活动,凝聚侨界力量,致力于为患有白内障的贫困人群免费手术,自2004年起启动,已经成功完成白内障公益手术万余例。作为歌者,伊丽媛精心制作精准扶贫公益歌曲《约见光明》,用音乐助力公益。《约见光明》也成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的主题曲。在2018年华侨华人春晚上,伊丽媛受邀出席,并倾情演绎《约见光明》,助阵中国侨联“一带一路光明行”“精准脱贫光明行”等公益活动,用歌声呼唤爱,歌颂爱,凝聚爱。正如《约见光明》的歌词所言,“向善向美,我们一路同行”。由于在公益事业中的突出表现,2017年度,伊丽媛获得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授予的“爱心大使”荣誉称号。

谈及作为“一带一路”形象大使的使命,伊丽媛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大国的风度和气派,当中的机遇令人遐想无限,而“一带一路”的未来必将会载入历史史册。新丝路、新突破、新跨越,都会一一化作明亮的未来。“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丝路梦也是中国梦,有梦想就有未来,当‘一带一路’倡议完全实现的时候,我们的祖国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必定更加繁荣。”伊丽媛希望,将来可以通过更多的音乐作品,将博大精深的丝路文明、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传播,呼唤世界人民同心同德,共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一直以来,站在舞台最耀眼之处的她,在生活中,却似一幅质朴清雅、温润灵动的宋代山水画,更静一些,但却别具风致、潇洒动人。比起追求成为一名成功的音乐家,她更愿意称自己为“人民的歌者”。用歌声讲述中国之美,才最不负韶光。讲好中国故事的音乐理想浸润着隽永时光,静水深流,点滴回响。

“一带一路”形象大使伊丽媛 唱响世纪丝路情


原载于《中华儿女(海外版)》2018年2月号(下),总第629期。本刊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