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军改装米格-29,用于替换更先进的苏-33:原因令人痛心

据俄媒报道,日前,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叶伊斯克的海军舰载机航空兵的飞行员培训训练中心正式换装新版米格-29K型战斗机,正式替代服役多年的苏-33舰载战斗机。至此,苏联-俄罗斯海军第一,也是唯一一款重型舰载战斗机,苏-33正式淡出人们的视野;米格-29K成为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舰载战斗机。

俄海军改装米格-29,用于替换更先进的苏-33:原因令人痛心

新版的米格-29K型舰载战斗机,最初是为出口印度的“维克拉玛蒂娅”号(原俄罗斯海军“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配套研发的舰载战斗机。虽然早在苏联时期,为给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配套,米高扬和苏霍伊两个设计局同步开始设计米格-29K和苏-27K。但是有当时技术上的差异,苏联海军最终选择了更大更重,战斗力更强苏-27K,并由此发展出了苏-33舰载战斗机,米格-29K则被放弃。

俄海军改装米格-29,用于替换更先进的苏-33:原因令人痛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曾经强大的苏联1991年一夜解体,原本的苏-33生产线因为分散在原苏联的多个加盟共和国,因此也跟着一夜之间分崩离析。此后,虽然俄罗斯海军抢先得到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但是作为舰载机的苏-33一直得到1993年才勉强配齐24架,并且,由于生产线崩溃,俄罗斯再也没有生产该机。等到2013年叙利亚内战爆发时,俄罗斯还能飞的苏-33舰载战斗机甚至不到10架。

而俄罗斯为印度改装的“维克拉玛蒂娅”号航母正好即将交付,根据俄印协议,印度必须购买俄罗斯舰载机作为“维克拉玛蒂娅”号航母的配套飞机。这样,俄印两国都对新式舰载战斗机有现实的需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原先米格-29K的基础上,开发全新版本的米格-29K舰载战斗机。

俄海军改装米格-29,用于替换更先进的苏-33:原因令人痛心

新式的米格-29K型舰载战斗机沿用了老版本的气动外型,但是对机体内部进行了优化,使其燃油载荷由4.1吨增加到5.1吨,有效缓解了米格-29“腿短”的毛病,同时,大幅度使用复合材料,以减轻飞机的空重。发动机也换成RD-33MK型,单台最大推力增加到8.3吨,两台最大推力为16.6吨,并给飞机装上全数字飞控系统和新式的“甲虫-ME”雷达系统,可以有效对抗阵风M、EF-2000等三代半战斗机。而且新版米格-29K的最大载荷也增加到5.5吨,具备携带各类俄式精确制导武器和空对舰导弹的能力。

俄海军改装米格-29,用于替换更先进的苏-33:原因令人痛心

印度是米格-29K的第一个用户。2013年11月,米格-29K伴随维克拉玛蒂娅号航母进入印度海军正式服役,经过多年使用,印度军方对米格-29K持满意态度。俄罗斯海军在2016年12月时也曾经派遣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携带苏-33和米格-29K型战斗机进入地中海,支援在叙利亚的俄罗斯陆军和空军。由于当时俄罗斯能飞的苏-33仅剩约10架,所以特意携带了全部3架米格-29K原型机,用于实战测试。然而出师不利的米格-29K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就因为发动机故障而坠毁。

俄海军改装米格-29,用于替换更先进的苏-33:原因令人痛心

在中美都争相开发重型舰载机的时代,俄罗斯反其道而行之,回头去研究中型的米格-29K,其实并不是俄罗斯有多么先进的战斗机技术,而实际上是因为俄罗斯实在是缺乏技术,也缺乏资金,既不能恢复苏-33的生产线,也无力开发新一代舰载战斗机,所以只好把尘封30年的米格-29K再搬出来,擦擦干净,重上蓝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