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免责声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

请随意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编辑时间10个小时,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1944年的冬天,对于很多荷兰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9月份,荷兰铁路工人发动了大罢工,他们希望通过这一举动,帮助推进盟军的军事行动。

但是,行动失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纳粹的疯狂反击,他们用停止粮食供应,来惩罚“造反”的荷兰人民。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在1944-45饥荒期间,荷兰儿童喝汤

荷兰大部分地区,陷入了恐怖的饥荒中,整整6个多月,饿殍遍野,惨绝人寰,到1945年荷兰解放的时候,有人统计,有超过20000荷兰人,死于这场饥荒。

原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是正如战争带给人巨大心理创伤一样,这场饥荒,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无数荷兰人。

荷兰饥荒,提高糖尿病风险

饥荒,是长时间没有东西吃

糖尿病,是因为吃了太多不健康的食物

原本两个毫不相干的事情,却被人发现,有直接的联系。

而有人发现,历经“荷兰大饥荒”的婴儿,成年后更容易出现了诸如肥胖、糖尿病、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慢性健康问题,其中以2型糖尿病较为明显。

2012年在糖尿病期刊上发布了一项研究,科学家调查了7837名女性,她们在0-21岁期间,都曾接触过荷兰饥荒。①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结果如图显示,在发育期间,遭遇中度或者严重营养不良的话,会明显增加成人后2型糖尿病的风险。

而1988年,在《柳叶刀》杂志上,也发表过一个类似的研究。②

结果表明:荷兰饥荒时期,在妈妈肚子里挨过饿的婴儿,与食物供应充足的婴儿相比,成年之后更容易发胖,甚至患上糖尿病。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中国也有。

经历饥荒,更容易患糖尿病

在中国灾害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经历,莫过于1959年到1962年,长达3年的一场大饥荒,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大饥荒中幸存下来的孩子

那三年,如同梦魇一样纠缠着那一代人的记忆,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吃人肉的情况,到如今,经常听到一些老人提起。

后来有人统计,饿死人数高达3000万,但实际上到底多少人,始终是个谜。

2015年,一项相关研究发布,科学家选取了6897名受试者数据,其中3844人经历过3年大饥荒,他们成年后生活在全国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也都不尽相同。③

结果发现:与未经历饥荒的人群相比,那些在母亲子宫内,就经历了饥荒的胎儿,在成年之后患有糖尿病的风险,要高达53%。

而儿童时期经历过饥荒的人,成年后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82%之多。

试想一下,经历过这3年饥荒的人,基本上以50岁—70岁的中老年人居多,因此,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代谢疾病,糖尿病患病情况更多。

随着这些人年龄越来越大,糖尿病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也越来越呈现出,不可控的激增态势,甚至一度跃居“第一”。

全球糖尿病第一国

一听到糖尿病第一国,你可能心头一震,想说中国并没有那么多大胖纸,怎么就第一了?

先给大家看张图,枚红色的线条是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可以看到一直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难怪有人调侃中国现在为““糖朝盛世””。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图片来自sciencedirect

根据2013年JAMA杂志上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将近12%的中国成年人(约1.139亿人),患有糖尿病。④

什么概念?就是每10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12个人是糖尿病(还有一半人不知道),总数将近占全球糖尿病患的1/3(2012年,全球有超过3.71亿糖尿病患者),数据远超美国(11.8%),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国。

而且,这只是2013年的数据,过去几年,还在急剧上升,病痛一方面折磨个人,另一方面,对全国的公共卫生来说,也是莫大的挑战。

而更让人心痛的是,糖尿病患者,开始不止局限于中老年人,而是呈现出低龄化、年轻化发展态势。

如果说大饥荒是内部影响因素的话,那随后盛行起来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也是重量级的罪魁祸首。

三大原因,导致中国糖尿病爆发

→ 饮食越来越精制加工化\高糖化\快餐化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得发展,会吃的中国人,在对食品的加工上,也越来越趋于精制化,喜好追求极致口感,各种各样的加工食品多到你应接不暇,而且一个比一个味道让人迷恋。

以前,含糖的碳水饮料的品种非常少,很多地区甚至都没有,现在超市里面到处都是高糖碳酸饮料,运动型饮料、高维生素饮料。

新闻里面不断爆出,有人因为长期含糖饮料导致糖尿病: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你会发现,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几乎95%以上都含有糖,想想就不寒而栗,但这就是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多数人每天吃的东西。

而且,饮食方式也越来越趋于快餐化,快餐店到处都是,一份甜品、一碗面条、一份米粉,轻松就能吃到。

血糖,胰岛素,会因为你吃了大量的精制加工食品,高糖食品,而频繁波动,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其实,不只是糖,各种精制的米,面,也是糖尿病发病的主因,中国人太爱吃精制的米面制作的主食了。

→锻炼减少,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中国从自行车王国,早已过度到了汽车大国,出行自己开着车,长期坐在车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出行习惯了。

科技把电视、智能手机等带进了大家的生活中,所以没事坐着,躺着看电视、玩手机,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消遣方式,几个小时不动根本不在话下。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很多上班族需要每天面对电脑,时间短的5、6个小时,时间长的高达12个小时之多。

有研究显示,长期久坐不动,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12%,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147%。⑤

→根深蒂固的饮食观念

这一代老人,大部分都经历过三年饥荒,他们有过饿肚子的经历,他们最不想亏待的,就是自己的嘴。

我从小就听父母说:“只要能吃,就一定要好好吃,千万不要亏了自己的嘴。

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吃饱饭,吃好的』,就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能吃是福,能吃就是厉害,他们经常有吃包子,喝酒比赛,谁最能吃,就是厉害。

而现在,食物很丰富,到处都是各种好吃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控制,每一次都要吃得很撑才罢休。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而现在,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致命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都是因为吃太好了,吃太多了。

而碰到这些疾病的时候,他们能想到的是,去吃药,降糖药,降压药,降血脂的药物,而不是改变饮食结构,少吃点。

其实,大部分这些药物不是用来治病的,只是用来改善你的症状的,想治病,只要你少吃一点,吃健康一点,你根本就不需要吃药。

而现在,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不让吃好,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

关键的瘦龙说

饥荒时代留给很多人的是记忆,也有很多人留下了心理阴影,甚至有科学家发现,饥荒甚至对孩子的基因也有影响。

不管它是作用于心理,还是生理,在食物丰盛的年代里,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弥补的想法,想要通过吃到更多,更丰富的食物,来满足自己的口欲,来弥补曾经的遗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早已告别了吃不饱的年代,超市里面可以选择的食品多如牛毛,品种多样。

很多食物都是简单的糖、米、面等各种形式的食品,还有各种添加剂和反式脂肪的结合品,这些加工食品,如果论营养密度的话,是非常低的,同时也非常不健康。

最可怕的是,这些食物让人吃了很爽,还让人很容易就饿,非常容易吃多。

这些食物是导致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元凶,我不认为它们是真正的食物。

真正于人体有益的食物,其营养密度一定是非常丰富的,比如鸡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比如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有各种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

改变饮食结构,坚持健康的饮食观念,选择真正的食物,少吃点,才是抵抗糖尿病的一个有效方法,而不是依赖胰岛素,降糖药

我发现,我们的父辈们,大部分都有过饿肚子的经历,而他们却在这个食物越来越丰盛的年代,身体一点点被自己吃垮。

这些中老年人,他们最爱聚在一起抽烟,喝酒,吹牛,打牌,他们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下,要改起来,真的很难。

真心希望更多中老年人意识到这点,少吃一点,更健康。

经历过这三年的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说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