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去年4月下旬,上海车展刚过,时任沃尔沃中国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宁述勇曝出加盟观致,担任公关与市场负责人一职。

这起人事变动,在当时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毕竟运作彭于晏亮相上海车展沃尔沃展台的宁述勇,被认为是车企公关圈的风云人物。

事实上,宁述勇履新的背后,是时任观致CEO刘良。宁述勇加盟后,一个以刘良为核心的新高管团队得以形成,这也是刘良从观致COO升任CEO后,观致调整的一系列举措之一。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谁知,就在短短十个月后,刘良竟然在观致黯然退出。

日前,一份据称是观致CEO刘良发给同事的邮件,在网上流传。邮件中,刘良表示从即日起,将向宝能汽车领导进行工作交接。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刘良将在观致的17个月总结为一场“上甘岭”战役,观致坚定不移推进两栖战略,确认观致新高端定位,推动观致坚持主流自主品牌方向,努力提升销量。并成功引入宝能入主。

作为圈内“老汽车人”,加盟观致前,刘良是威伯科公司卡车、客车、轿车事业部全球总裁。刘良的离开在很多业内人看来,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宝能入主观致,被认为是刘良离职的最关键原因。

此前,奇瑞汽车和Quantum(2007)LLC分别持有观致汽车50%的股权,在宝能注资之后,奇瑞汽车和Quantum(2007)LLC分别出让25%和26%的股,宝能集团、奇瑞汽车和Quantum(2007)LLC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和24%——奇瑞汽车降为观致汽车第二大股东。自然观致汽车的人事任免权也是大股东宝能说了算。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不过,有消息称,宝能在成为观致大股东后,并没有与现有的观致管理团队做过正式沟通,更没有“插手”过公司的人员、架构、业务等方面。可以说,宝能入主之后,观致公司在日常运营上没有多少变化。

而且,更有消息称,在刘良之后,观致设计、研发、质量、采购、人事、财务各业务线负责人先后主动离职,且大多为副总裁级别,其中不乏任职5年以上的资深高管。

既然宝能方面并没有干预现有观致运营团队的强烈意愿,那为什么观致高层会在宝能入主后集体辞职?

这就要从宝能集团收购案本身说起。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对于宝能集团,人们此前对它最大的印象,应该是对万科的收购案。

当时,宝能集团希望以蛇吞象的方式,一步一步“吞下”万科,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演了一次大闹剧。虽然,最后因为相关部门以及高层的施压,宝能鲸吞万科的计划最终被终止,但宝能系资本对外扩张的野心,并没有结束。

沉迷于资本运作,宝能被点名批评,高层的授意,是让宝能投资于实业。而此时处于万丈深渊的观致,正好符合宝能的需要,如今还有什么比汽车行业更能吸收大资本的实业呢?

更何况,如今相关部门原则上已经不再审批新的燃油车企。也就是说,宝能如果想要跻身燃油汽车领域,它能做的,只有收购现有的车企。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观致在挂牌许久之后,汽车业界都不敢出手之时,宝能这个汽车“门外汉”却敢买入的原因。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不过,对于宝能来说,观致汽车究竟还有多大的“利用价值”,还很难说。

毕竟,观致在车市运营多年,没见一分盈利,亏损却连年增加。对于投资方而言,这是典型的“负资产”。而此前观致“新高端”的路线,也被市场证明是走不通的。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那么,在接手观致之后,有没有必要继续观致“亏本赚吆喝”的路线,就成了关键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观致最大的短板,并不是资本。毕竟,无论是以色列量子集团还是奇瑞汽车,对于观致的支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刘良辞职,观致重建进入倒计时

之所以这个品牌仍然不能“养活自己”,归根结底还是品牌整体理念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毕竟,如果是某款车型卖不好,或是某个营销策略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品牌理念的问题,是深入品牌的骨髓,一旦与市场脱节,想拉回来就相当难。

所以说,以往观致的积累,对于宝能来说,其实意义不大。如果宝能想要把观致品牌做起来,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完全推倒,重建。或许,这也是唯一的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