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本質?賺錢的邏輯!

判定一個社會制度的本質,實質上是看這個國家誰說了算。

比如美國:在美國是誰說了算?資本。

因為美國的建國就是因為資本分配不公所造成的,南北戰爭也是因為資本勞動力緊缺引起的,直到今天大選,背後起決定作用的依然是資本。所以它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是以資本利益為出發點的。

所以美國是典型的資本社會。

比如中國:在中國誰說了算?人民代表。

因為新中國的建立,就是為了人民的平等建立的,這是它建立的基因,到今日仍然是,所以它做出的所有決定都是以保障大多數利益為出發點的。

所以中國是典型的全民社會。

瞭解了這個本質,才能透過表象看本質,所以資本在資本社會處於至高的地位,所有社會運轉的規則都以資本為核心的。科學、技術、文化、教育、軍事都是。

全民社會則以解決全民的平衡為出發點,而資本服務於這個目標,不是以攫取最大利潤為第一目的,所有自然而然在其主導的資本構成的領域(企業、金融等)容易產生冗餘、低效。而在基本服務和社會公共服務方面則表現出無可比擬的高效和公平。

資本社會必然發生經濟危機,這是由資本的特性決定的。馬克思的資本論深入的闡述了這一點。我這裡簡單的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下原因:

假設一個封閉的資本國家,所創造的整體社會財富為1,那麼這類社會財富最終被政府(稅收)、企業(利潤)、個人(薪資)三個團體所分配,而分配到手的可支配收入是遠小於社會財富的,既就是說,大家拿到手的錢肯定買不完,所創造的財富,財富必有剩餘。(相對於購買力的過剩)

而這種剩餘積累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必然對生產的在投入產生影響,因為投入不能產生利潤,所以資本投資意願下降,工人失業,政府收入下降,財富加劇無價值損耗(給下一次投資創造利潤騰出空間)從而產生經濟危機。

而全球貿易會延緩這種危機,但也會累積,造成更大的損失,這是假定所有國家都是資本國家的情況下。

而全民國家的則可以避免經濟危機,全民社會所創造的整體社會財富也為1,其分配也被政府(稅收、國企部分利潤)、企業(利潤)、個人(薪資)三個團體分配,同樣分配到手的可支配收入是遠小於社會財富的,也必然會產生財富剩餘。

但重點在全民國家的政府這一塊:全民國家的政府是以保障全民的公平和福祉為第一責任的,所以它會做出一些在資本經濟學上看了愚蠢的行為:比如挖一個土坑,然後又填上,然後讓勞動者獲取報酬,注意在這裡勞動者是不創造社會財富的,但是它獲取了可支配性收入,從而購買了多餘的社會財富。

但它也有弊端,它的弊端是:這種無效的勞動如果大於社會所創造的財富,就會讓財富進一步緊缺,從而進入緊缺型社會,所以有效的平衡此類勞動是全民國家的執政藝術。

這一點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做的不錯,而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則進入了所說的弊端。

雖然不管資本社會和全民社會,經濟危機和緊缺社會所表現出的都是普通消費者購買力不足,但依然有本質區別。

孰優孰劣,還有更大的探討空間,歡迎交流!

今天就到這裡,更多內容有空再寫!歡迎關注本號,歡迎關注我們的創業項目烏託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