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地产股票赚钱的杨建文练就5大内功,让苹果三星死也离不开他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只要你打开电视,登陆网页,都能与这句豪迈的格力品牌口号不期而遇,它不仅体现了董明珠的理想、格力的追求,也承载了许多中国企业家勇于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迈向世界的伟大抱负。

不靠地产股票赚钱的杨建文练就5大内功,让苹果三星死也离不开他

在广东,有一家叫做伯恩光学的制造企业,跟格力一样,也十分重视自主创新,掌握了不少的核心技术,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冠军,它的制造品质受到了苹果、三星、LG等世界巨头的高度认可,成为技术先进、品质卓越的代名词,中国制造的象征。

香港人杨建文创办的伯恩,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三次大的技术创新,成为苹果、三星等世界巨头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第一次技术创新,研发了手机玻璃盖板。1986年,杨建文来到深圳横岗创业,创办了一家小厂,加工手表表面玻璃,为一两百块钱的手表制造商做配套,逐步做大,成了西铁城、精工等手表的重要伙伴。

十四年前,杨建文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发现,用胶片做的手机屏幕,指甲或其他硬物稍微碰一下就会出现划痕,既不美观,又影响使用,而他做的手表玻璃,不易留下划痕。于是,他萌生了用玻璃替代胶片做手机屏幕的想法。

杨建文不是空想家,他利用做手表玻璃的技术,研发出了手机玻璃盖板,推荐给手机厂商,受到了认可。2004年,伯恩获得摩托罗拉100万片手机玻璃订单,客户满意,不断给他下单,前后累计生产了一亿片。

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伯恩凭借技术和口碑,成功获得订单,为苹果制造智能手机玻璃屏幕,迎来了跨越式发展,迅速成为行业领导者。之后,三星、LG等手机巨头慕名而来,送上源源不断的订单。

杨建文的一个技术创新,掀起了一场用玻璃取代胶片的手机屏产业革命,开创了一个千亿级的细分市场,在全球智能手机制造体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不靠地产股票赚钱的杨建文练就5大内功,让苹果三星死也离不开他

第二次技术创新,研发了蓝宝石玻璃。2014年,伯恩率先啃下硬骨头,研发出高品质的蓝宝石玻璃,靠着这个杀手锏,拿到了苹果智能手表的大订单。

在苹果二代智能手表的蓝宝石玻璃面板中,超过95%都是伯恩制造的;诺基亚旗下奢侈手机品牌威图的整体机身,都是用蓝宝石玻璃盖板打造的,全部是由伯恩生产的。

第三次技术创新,研发了3D曲面玻璃。2017年,三星全球率先推出使用3D曲面玻璃作为手机屏幕的盖乐世系列手机,随后,小米、华为、VIVO、OPPO等手机品牌,也相继推出少量3D曲面或双面曲手机,在iPhone8系列上市之前,三星3D曲面玻璃盖板手机的全球占有率高达90%,在这90%的占有率里,有六成是伯恩制造的,杨建文骄傲地说:"我们的技术目前仍是领先的,伯恩仍在3D曲面玻璃市场独占龙头地位!"

2012年,伯恩布局3D曲面玻璃的研制,让人惊叹的是,三星盖乐世系列的3D曲面玻璃手机,全程都是由伯恩配合研发的,这为伯恩的3D曲面玻璃加工技术,在世界稳居前沿地位提供了保障。

杨建文非常清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伯恩已经过了拼汗水的劳动密集型时代,现在拼的是技术。只有不断技术创新才能跟上市场需求。正是技术过硬,品质卓越,伯恩制造受到了苹果、三星等巨头的认可和信赖,铸就了口碑。

伯恩是怎么做到的?关键是5大做法,支撑着伯恩实现技术创新,锻造有口皆碑。

不靠地产股票赚钱的杨建文练就5大内功,让苹果三星死也离不开他

首先,善于发现用户痛点。做手表玻璃的理工男杨建文,偶尔间发现功能手机的胶片屏幕容易划伤,联想到自己加工的手表玻璃,突发奇想,用玻璃替代胶片,并研发出了符合手机要求的玻璃盖板,创造出了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赚翻了,由此进阶为香港第八大富豪。

其次,引领技术潮流,做别人没做的。杨建文认为,伯恩成功的关键是创新,推出很多产品,别人还没去做,我们就尝试去做了,这个很重要。他说:我们不要去做人家有的,然后打价格战,结果几百亿产值只有几千万利润,连收息都不够。

再次,去管理层级。为了适应高效研发,高品质制造的需要,拥有十几万员工的杨建文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像千层饼的管理层打碎,大力推行去管理层的管理模式,政令畅通,效率大幅提升,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超出了预期,为赢得口碑的伯恩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四,研发投入大。为了保持技术领先,杨建文非常重视研发。而搞研发必须有钱袋子的支持,他将销售额的5%作为研发费用,每年有十几亿元,有很多博士、大学教授都参与伯恩的研发。

最后,引入机器人转型自动化。2009年,伯恩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向自动化转型,逐渐以机器代替人力。到现在,伯恩惠州厂已实现全自动化,比深圳厂的半自动化,节省三分之一人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制造品质,更是节约了巨大的人力成本。

有了这5大支撑,伯恩的技术创新之路越走越宽,杨建文自豪地说:"因为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的订单接不过来,有时候还不得不婉拒客户的需求。"所以说,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根子,通过持续创新,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在激烈的竞争和全球市场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掌握自己的命运。

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