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若无此人中国又将损失一件国宝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在西晋年间,有一个人无论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书画水平都绝不逊于王羲之,此人就是大文学家陆机。

陆机的《平复帖》比后来王羲之的作品还早上7、80年。可是这幅价值连城的草书,在民国年间差点流入国外,如果没有张伯驹斥重金购入,恐怕我们今天只能在国外的某家博物馆看到它的身影了。

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若无此人中国又将损失一件国宝

《平复帖》是西晋时陆机向友人问候疾病的一通信札,草书九行,计八十四字,秃笔枯锋,用笔朴质古雅,为传世最早的草书真迹,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现存的《平复帖》也是陆机传下来唯一墨宝。被称为“天下第一法帖”,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平复帖》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此帖曾在历代宫廷、豪门之间辗转,从字上的题跋可以得知,收藏者有董其昌、张丑、溥伟等大收藏家拥有过此帖,清初在辗转多人之手后最终流入皇宫,成了乾隆皇帝的收藏。光绪年间《平复帖》为恭亲王奕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

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若无此人中国又将损失一件国宝

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

1937年,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偶然得知《平复帖》在溥儒的手中,收藏家的毛病就出来了,张伯驹怎么也睡不着,脑袋里总是想着这件国宝。此前,溥儒曾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卖给了外国人,致使这件国宝流失海外,如今我们只能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看到《照夜白图》了。

张伯驹担心《平复帖》蹈此覆辙。张伯驹说:“如果流失海外,将是千古之恨。”

于是张伯驹通过中间人向溥儒提出购买的想法,溥儒回答:“卖可以,但是得20万大洋。”张伯驹虽然号称民国四公子,但一时之间也难以凑出20万大洋来。

张伯驹虽然沮丧但也没放弃,又请张大千说合:愿出6万大洋。但溥儒回答:20万一分不能少。张伯驹虽然眼馋《平复帖》奈何没钱,好在溥儒也没有卖于外国人的想法,张伯驹只好暂且忍耐。

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若无此人中国又将损失一件国宝

张伯驹和妻子潘素

没想到到了这年年底,事情有了转机,溥儒母亲项夫人过世,溥儒急需用钱,张伯驹想借机求购,但他又觉得这是乘人之危不似君子作风。便请教育总长溥增湘出面提出先借溥儒一万元帮助其度过难关,谁知几日之后,傅增湘把《平复帖》抱来了说:“溥儒要价四万,不用抵押。”想来是溥儒感念张伯驹的真诚之心,成人之美,张伯驹终于得了《平复帖》。

一般的收藏家购买文物大都是等待升值,转手卖掉,但张伯驹不同,他收藏文物,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喜欢,为了不让国宝流失海外。后来,张伯驹为了购买展子虔的《游春图》还把自己富丽堂皇的大宅子作价220两黄金卖了,全家搬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

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若无此人中国又将损失一件国宝

展子虔 游春图

张伯驹将自己的收藏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张伯驹曾被土匪绑架索要200根金条,但张伯驹却通过手段告诉妻子潘素哪怕绑匪撕票也不能卖掉他的字画,硬是跟绑匪耗了8个月,把绑匪耗妥协了,要了20根金条草草了事。

建国后,张伯驹将自己一生的收藏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我们今天来张伯驹的收藏名录几乎每件都是稀世珍宝:陆机的《平复帖》、展子虔的《游春图》、李白唯一真迹《上阳台帖》、杜牧的《张好好诗》、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等40余件。

天下第一法帖《平复帖》,若无此人中国又将损失一件国宝

李白 上阳台帖

其中《平复帖》被故宫收藏,被评为十大镇馆之宝。后来张伯驹曾和友人说:“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高风亮节,保护文物不流失海外居功至伟。

今天看《平复帖》以及其他文物除了欣赏其本身的价值之外,我们还需铭记文物本身背后的故事,围绕这些国宝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了这些国宝能留在中国,很多人为之付出心血,现在还有很多大收藏家斥巨资从海外回购文物。

据统计现在还有约163万件文物散落在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流落民间的更是无法统计,国宝回家之路还漫长、艰难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