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好几年前,我在新浪微博自己的微博上开了一个主题,叫翻书党。就是把读书过程看到的合自己胃口的或觉得有趣的他人的文字,摘录下来,或者,将自己读书之后的感觉写了出来,与同好分享。坚持了这些年,突然发现有着非凡的意义。

当然,这个意义不是说书单影响了同好,而是,这个意义是自己的。

很多人在夸我读书多时,其实并不能理解我对阅读的“不良”坚持,正如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我这么大年纪每天读诗抄诗一样——“又不能变现”,这才是背后隐含的意味,意味深长。

其实奥斯卡获奖影片《死亡诗社》已经很经典地阐释了这方面的意义。不过,大多数人依然就是那些学生的家长学校的老师而已。

我曾经化用布罗茨基在《悲伤与理智》中写《切文古尔镇》的作者普拉东诺夫的文字来表达过这种阅读之于我的意义:

“合上他的书,就像醒来时换了一副脸庞。”

再后来,我用库切在《内心活动:文学评论集》中来评述布鲁诺.舒尔茨的《肉桂色铺子》的主人公雅各布的话,“形而上的奋斗”,以及库切谈到马洛伊.山多尔说的“向内在的流亡”,这两个概念涵盖自己的阅读努力。

这种努力,其实是对生活的精神意义的追求,它是我日常生活的组成,就像吃饭喝酒。

读着读着,内心日益丰盈。读着读着,就像换了一副脸庞。嗯,腹有诗书气自华。收获,终归只有自己明了。

下面是我2018年上半年完整读完的阅读书单,39本。每一本,懂与不懂,我都认真读过,也都做过书摘,也有些写过书评,而且在每月月度总结中对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有自己阅读感受的短小的介绍,此处只罗列2018年书单,不再一一赘述。(另外,上半年在读未读完的尚有:《阿赫玛托娃诗全集》、《俄罗斯抒情诗选》、《洪亮吉文集》、黄仲则《两当轩》、《全宋词简编》、《明永乐常州府志》(第三辑)等。)

一月: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英)乔治·奥威尔 著

1,《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属于经典重读。

2,《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赵珩著。中华书局出版。本书是2017年中华书局双十佳好书,作为评委的我在评选中也推选了这本书。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3,《雷蒙·阿隆回忆录》,雷蒙·阿隆著。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新京报腾讯文化2017年年度好书,我在评选讨论时也是力荐此书。

4,《拉维尔斯坦》,索尔·贝娄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英年早逝的艾伦·布鲁姆的文学传记。艾伦·布鲁姆是美国现代著名学者,他的名作《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序言也是索尔·贝娄写的。

5,《权势的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罗志田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边缘知识分子的崛起的概念,使本书所阐述的问题更耐人寻味。

二月:

1,《文明及其内涵》。布鲁斯·马兹利什著。商务印书馆。“文明化进程的核心是对暴力的抑制。”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2,《弯曲的脊梁》。兰德尔·彼特沃克著,张洪译。三辉·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3,《爱上植物的第一本书》。陈婉兰著。商务印书馆。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4,《知识分子的背叛》。朱利安·班达著,余碧平译。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如今的知识分子,尽一切来煽动现实主义,追逐现实利益,这种态度,背叛了知识分子本应的对普遍价值的持守。这就是“知识分子的背叛”。

5,《泥与焰》。黑陶著。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八仙》。汪曾祺著。中华书局。“风俗中保留了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

三月:

1,《柏拉图对话录》,柏拉图著。水建馥译。商务印书馆。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2,《美丽新世界》和《重返美丽新世界》,奥斯尔德•赫胥黎著。陈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自由是最高的价值。“或许现在威胁自由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没办法长久地抵抗下去,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的责任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进行抵抗。”

3,《未了中国缘:一部自传》,约翰•帕顿•戴维斯。张翔、陈枫、李敏译。社科文献出版社。

4,《美第奇家族的兴衰》,克里斯托弗·希伯特著,冯璇译。社科文献出版社。

5,《无敌舰队》,加勒特•马丁利著。杨盛翔译。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6,《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伊•特立斯著。范晓彬、姜伊敏译。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7,《明永乐常州府志》第二辑。广陵书社。

四月:

1,《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和地域社会》,佐藤仁史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2,《知识分子》,保罗·约翰逊著。杨正润等译。台海出版社。“任何时候我们必须首先记住知识分子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

3,《帝国英雄-布尔战争、绝命出逃与青年丘吉尔》。坎蒂丝·米勒德著,陈鑫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杰克·斯奈德著,吴强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5,《撒旦起舞》。米·布尔加科夫著,严永新译。作家出版社。读者可能更熟悉的书名是《大师与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的绝笔。这是我经典重读系列。

6,《甜与权力》。西敏寺著。王超、朱健刚译。商务印书馆。

7,《哲学家的肚子》,米歇尔·翁弗雷著。林泉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身体的不当使用是一种错,错本身包含罚:逝去的时光无法追回。”

五月:

1,《沈从文的前半生》《沈从文的后半生》,张新颖著。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这么多年之后,重新走进沈从文的世界,颇多感慨心得。

2,《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巫仁恕著。商务印书馆。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3,《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荣如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经典重读系列。

4,《威权政治》,威廉•伊斯特利著,冯宇 邓敏译。中信出版社。

5,《爱默生与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钱满素著。东方出版社。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国家,人与人要像主权国家之间那样相待。个人主义是对抗专制的最佳方式。个人从独裁者那里赢回的每一项权利都削弱了后者对权利的垄断,每个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是对狂妄自大的独裁者的纠正。“捍卫你自己!”

6,《年羹尧之死》 ,郑小悠著,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六月:

1,《中华帝国的衰落》,魏斐德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朱学东:2018年上半年书单

2:《汉尼拔与坎尼的幽灵:汉尼拔与罗马共和国最黑暗的时刻》,罗伯特·L.欧康奈尔著,葛晓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3,《北野武的小酒馆》,北野武著。新星出版社。

4,《壹棉壹世界:7000年的棉于人》(书稿),即将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5,《严密监视的列车》,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著。 花城出版社。

6,《明治维新亲历记》,萨道义所著,新经典/文汇出版社。

7,《存在主义咖啡馆》,莎拉·贝克韦尔,沈敏一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牧师的女儿》,奥威尔著,陈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