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抱犢崮,位於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東南部,如今的國家森林公園,而解放前卻是土匪出沒之地。此山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北面有一條路可以上山,也是道路狹小崎嶇,還有的路段是在石頭上打出的石蹬,需要艱難的往上爬,跟華山一條路的艱險也不相上下。所以這樣的路肯定連牛都趕不上去,而山上卻有一大塊平地可以耕種,又確實需要有牛。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抱著小牛犢上去,在上面餵養大了再用於耕作。這也是抱犢崮這個名字的由來。這樣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亂世時土匪們的天然匪巢。1923年五月,駐紮在這裡的一股土匪,就製造出了震驚中外的一樁驚天大案,是繼義和團之後,再一次驚動各國公使的案件,史稱民國第一大案。

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1923年5月6日,凌晨兩點五十分前後,由南京浦口開往天津的津浦鐵路的一列特別快車,當行進到山東臨城(今山東棗莊薛城區)與沙溝站之間時,司機在朦朧的月光下,看到前面人頭攢動,火車道上似有路障或被人拔開了豁口。司機顧不上過多的考慮,只能緊急剎車,然而列車的慣性還是開進了豁口處,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前面的機車、郵車、煤車及三等客車一齊出軌了。正當人們在睡夢中被驚醒不知所措的時候,列車下面又突然槍聲大作。早已埋伏在鐵軌兩邊大約有幾百名的土匪,持槍吶喊著蜂擁而上,紛紛砸門破窗欲登上火車。車上的旅客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徐州等站提前上車的土匪,這時也忙碌了起來,他們於外面的土匪裡應外合,打開了車門車窗,土匪們沒廢多大勁便登上了火車。

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匪徒們除了大肆搶劫們旅客們的財物,還將他們作為人質押解上了土匪老窩--抱犢崮。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批旅客當中,除了有200多位中國旅客,另外還有幾十個來自於七八個不同國度的外國人,有的是來中國旅行的,有的是在中國做生意的人。其中有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意大利人、比利時人等等。一般來說,土匪劫道無非是為了錢,而這夥土匪卻不一般。除了把旅客們身上的財物洗劫一空後,人也不放過,除了一個試圖反抗的英國僑民羅斯門,被匪徒當場擊斃外,所有人質全部被押解回山,這些土匪又是意欲何為呢?原來,在這夥土匪劫車之前,政府和軍方已對這夥人圍困多日了。抱犢崮雖然易守難攻,但卻怕圍困,一旦被官兵圍困,山上的補給很快就捉襟見肘了,尤其是水和糧食。這令匪首孫美瑤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孫美瑤雖是匪首,但其年齡並不大,只有二十出頭。這麼年輕的人是怎麼當上土匪頭子的呢?原來孫家是山東嶧縣世代的一個農耕大戶,家有良田千頃,然而連年的戰亂使這樣的家族也難獨善其身。當時兵匪一家,兵有時是匪,匪有時成兵。不管是匪到還是兵來,孫家都免不了要進貢納糧。久而久之,孫家這樣的大戶也難免力不從心。老大孫美珠召集四兄弟說:“這幾年,我們辛辛苦苦,但是收成不是給了土匪就是給了兵匪,而且這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於其這樣,還不如我們自己為匪!”此話一出,兄弟皆驚,老二老三老四均表示反對。只有老五孫美瑤支持大哥。最後決定分家,各奔東西。孫美珠和孫美瑤拿到分得的五分之二的家產,便購置了槍炮,召集了人馬,上抱犢崮當上了土匪。後來老大孫美珠在一次戰鬥中不幸引彈被殺,於是孫美瑤便當了山上的老大。

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這次臨城劫車案之所以會成為民國第一案,就是因為列車上的那幾十個外國人,6號案發後,7號8號英、美、法、意、比五國公使就先後向北洋政府提出了嚴厲抗議。並要求要保證各國民眾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儘早破案。即不能強攻,又得儘早破案那可真不好辦啊,因此北洋政府可謂騎虎難下。同樣騎虎難下的便是匪首孫美瑤,他劫持火車人質其實也是被迫於無奈,只為解官兵圍山之困。現在劫持了這麼多外國人,把一起搶劫案搞成了國際大案,這也是讓他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小青年始料不及的,於是他又向給他出主意劫車的狗頭軍師孫桂枝討教對策。孫桂枝讓他先放了四個外國女客,並讓她們給官方帶話提出三個條件,一是官兵退兵30裡以外,二是收編匪軍為一個旅並由孫美瑤當旅長,三是補充軍火彈藥若干。

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匪徒提出的條件讓北洋政府對和平解決此次重大案件看到了轉機,經過幾次三番的談判討價還價,最終雙方達成了協議。隨著6月12日最後一批8名外國俘虜的全部釋放,這場轟動世界的臨城劫車案終於圓滿結束,歷時36天。孫美瑤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山東新編第十一旅的旅長,孫桂枝當了設備部軍需長。然而,通過這樣的手段得來的旅長似乎也不會坐長久的。當年12月19日,只做了半年旅長的孫美瑤,便被新任兗州鎮守望使張培榮擺下的鴻門宴騙了去,剛進門便被一聲暗號,當場將孫美瑤打死。其部隊也給解散或改編為他部了。不過臨城劫車案的策劃人孫桂枝卻帶著一支殘部逃走了,一直流竄於魯南山區,相傳官方始終拿他沒辦法,可見這個孫桂枝是最有頭腦的。

繼義和團後,再一次引發多國外交糾紛的,竟然是一個20多歲年輕人

(本文由盤古論今原創,歡迎關注與分享。轉載者請註明出處,如果可以,最好附上本文鏈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