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應試,44年堅持,66歲中進士,成乾隆基友,死後卻被鞭屍

古代的讀書人好象只有參加科舉考試才是唯一的出路,范進中舉大家都知道吧,雖然是一部小說,但卻是超現實主義的,因為現實中久考不中或到中年、甚至老年才考中的例子太多了。本文的主人公沈德潛便也是其中的一位,他從22歲便開始參與科考,歷經44年之久,參與考試次數也高達17次之多,最後才在66歲高齡之時中了進士。常言說人活七十古來稀,66歲在那個時候也是個超齡老年一族了。(因為那時大部分人50多歲就死了)但沈德潛卻是個高壽之人,居然又做了十幾年的官才告老還鄉,活到97歲才與世長辭。

22歲應試,44年堅持,66歲中進士,成乾隆基友,死後卻被鞭屍

沈德潛雖然中進士太晚,但中進之後官運還算亨通。因為他的才華早就通過詩文被乾隆熟悉了,見他將近古稀之年好不容易考中了,自然便對他特別關照,有意照顧。任命其為翰林院編修,這個官職一般探花或榜眼才可以擔任。而且這也只是個首任,後來沈德潛官至禮部尚書,這麼大年紀居然還可以做這麼大的官實屬不多。除了在官職上照顧他,兩個人也成了忘年交,鐵哥們,就連沈德潛告老還鄉後乾隆每次下江南都要去看望。乾隆甚至曾贈詩給他曰:“我愛德潛德,淳風挹古福”,詩中居然出現“我愛德潛”,按現在話說,那都成好基友了。

22歲應試,44年堅持,66歲中進士,成乾隆基友,死後卻被鞭屍

這樣的鐵哥們、好基友,怎麼沈德潛死後又被乾隆挖出來鞭屍了呢?原來是因為一場文字獄。江蘇東臺栟茶舉人徐述夔因仕途不濟,罷官回家後憂憤至極,寫下一些憤懣之詩。徐述夔逝世後其子徐懷祖不明事理,竟將這些“見不得天日之作”刊印,其中《一柱樓詩集》中有詩句“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有思明拋清之意(壺兒同音胡兒,胡兒被指滿清),還有“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之句也是清廷所不能容忍的句子。本來詩刊也是小範圍鄉里發行,詩作者,刊印人都已故去。卻因徐家後人與蔡家田地之爭導致案發。

22歲應試,44年堅持,66歲中進士,成乾隆基友,死後卻被鞭屍

蔡家和徐家一樣亦為栟茶大戶,兩家向來不和。蔡家有40畝地曾以2400兩銀子賣與徐家,現在他卻要以960兩贖回,徐家當然不幹了。於是蔡家便以其祖父的《一柱樓詩集》控告了徐家。明顯的要挾之舉,當地官員也判了蔡家個挾嫌報復。不料蔡家人繼續上告最終讓乾隆知道了這事。乾隆可是個文字獄專家,看到這樣的詩句簡直火冒三丈,就不講理了。不但判了徐家重罪,徐家16歲以上男丁皆斬首,死去的徐述夔父子也開棺碎屍。而且株連甚多,徐述夔徒弟,徐家祖長也被斬首,秉公辦案的官員、為詩集作序的作跋的也被他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就連他的好基友沈德潛雖然已死十多年,也因曾給徐述夔寫過讚美的傳記,而慘被革職廢名、撲碑毀祠、開棺鞭屍”。

22歲應試,44年堅持,66歲中進士,成乾隆基友,死後卻被鞭屍

(本文由盤古論今原創,歡迎關注與分享。轉載者請註明出處,如果可以,最好附上本文鏈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