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輻射飛彈爲何被稱爲雷達克星?盯上你就要你好看

反輻射導彈為何被稱為雷達克星?盯上你就要你好看

自雷達發明之後,大家都對它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可以看到對方的行動,恨的自然就是被看的一方了。除了超低空飛行躲避雷達,用電子干擾來迷惑雷達還不算完,必須得除之而後快,心裡才能徹底踏實。為了幹掉對方的雷達,反輻射導彈站到了前臺,並獲得了雷達克星的稱號。

反輻射導彈為何被稱為雷達克星?盯上你就要你好看

大家知道,雷達是依靠電磁波來探測目標的,其實就和手電筒一樣,照過去有反射才能看到,於是反輻射導彈主要就是依靠追蹤這股電磁波來攻擊目標。早期的反輻射導彈必須順著電磁波才能攻擊,對方一關機那就抓瞎了,所以雷達也學會了突然關機來對付反輻射導彈的方法,可惜好景不長,反輻射導彈也學會了記住對方位置的方法,關了機繼續朝雷達所在的位置扎過去,即使一個破片也可能讓雷達失去作用。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反輻射導彈的靈敏度也在提高,原本只能在雷達正照射的主瓣方向進行攻擊,現在即使在旁瓣(可以理解為聚光手電筒的低亮部分)也能發起攻擊,雷達在這個時候是無法知道反輻射導彈正在奔來的路上,也就很難進行躲避了。

反輻射導彈為何被稱為雷達克星?盯上你就要你好看

在海灣戰爭中,還沒嘗過反輻射導彈滋味的伊拉克防空部隊的雷達開的是肆無忌憚,據統計戰爭頭兩天的雷達開機次數多達數萬次,結果自然是被幹掉了不少,以至於後期每天只有零星的開機記錄,而且瞅一眼就跑,雖然免於被擊毀,但事實上也已經無法發揮作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