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此其人必不凡

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此其人必不凡

一心网:处热闹场中而面冷者,此其人必不凡也。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上文这两句话,其实很好地形容了处喧嚣繁华之闹市,而心如止水的一种境地。与此句意义相似,但却流传更广的,就要说是——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以上三句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意为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隐逸生活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此其人必不凡

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都是说明: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体现了崇高的道家思想。

有能力的人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廷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隐者。

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此其人必不凡

隐士的三种精神境界:

一、看破人生的人才往往想过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所以有人解甲归田。这是小隐。

二、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

三、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谓之“大隐”。朝,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做官。

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此其人必不凡

之所以今天和大家料到关于“隐”的这个观点, 其实为了想大家传递一种思维方式——随着一个人年纪的增长,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是无法与身边任何人分享的,无论这个人的关系与你多亲多疏,你都无法与之分享。那么在此时此刻,你就需要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另外,时间还会教会你的另外一件事,越来越懂得将工作与生活分将开来。虽然我始终不认同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工作应酬方式。但是在当下的这个时代,依旧有数量不少的职场人,维系自己工作的最主要能力,就是陪吃陪喝陪玩赔笑。

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此其人必不凡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从精神生活上而言,大抵上都谈不到特别愉悦。一则生活节奏较快,二则城市植物动物之气不足,三则城市中多数人情关系都十分薄弱。

所以我们经常在朋友圈中看到,很多的生活在城市里的职场人,每到节假日就拼了命地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去换心情,释放压力。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城市在精神层面带给多数普通人的,是无以宣泄和排解的空虚感。

而时代留给这一代人的趋势,是必须到大城市中去,到人口最多的地方去,因为只有这里才有最多的机会和希望。处热闹场中而面目能冷冷者,是一份纵然在人声鼎沸之所,依旧能够泰然处之的心态。

所谓的独立思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