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野心的人,不适合今天的互联网

在BAT阴影下太久的小巨头和创业者们,或许会很乐意看到“没有梦想”的腾讯。

没有野心的人,不适合今天的互联网

互联网行业当下的格局,已经是阿里和腾讯两强相争的局面,虽然二者不说,但站队的传言总是在二者投资过的公司中如影随形,最近一次的消息就是摩拜被美团全资收购的新闻里,腾讯的意志成了这桩交易背后最合理的解释:腾讯不会允许阿里包下共享单车的全部赛道,共享单车可以不发展其为主业务,但是不会允许自己在这个赛道上彻底出局的情况发生。

没有野心的人,不适合今天的互联网

如果说21世纪的前十年还是中国互联网的探索期,BAT相安无事在各自的搜索引擎、电商和社交赛道上发展,其他人也专注于垂直领域深挖,那么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已经更像资本的游戏,一个风口出现,玩家们就发挥“all-in”的精神投入其中,而惨烈的厮杀之后,再由市场决定出有资格被巨头注资输血的胜者,从共享单车到社交电商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趋势图,甚至现在短视频的百团大战,预期也是大浪淘沙的局面,能留下来持续运营的产品不到两成。

没有野心的人,不适合今天的互联网

被巨头控制的市场不仅体现出赢者通吃的局面,还进一步激发了所有护城河还未足够强大企业的求生欲:滴滴外卖和美团打车的乱战,很难说他们是看到对方市场有多大的潜力,抖音和微视的互掐,也可以看成是老巨头对新巨头扩张地盘太过张扬的不满。每个想要破局的企业,都在多线程、高并发的完成自我升级,最初的定位反而变得模糊不清。

没有野心的人,不适合今天的互联网

无论主动改变或被动接受,互联网已经成为有野心的人才能存活的行业,如果没有足够快的迭代速度和更有力的融资策略,仅凭想做好一件事的心在坚持的人即使什么也没做错,也会很快被请出局。正如正在危机边缘的ofo或是刚被快手拯救的A站,偏安一隅、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想法,并不适合如今快速的节奏了。

如果过20年再看今天的情形,会不会连当事人都觉得荒诞呢?每个公司都抱着in-all的想法在野蛮生长,但是真正能连接一切的又有几个?在选择野心的同时,或许他们就已经准备好接受黯然离场的结局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