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为何官员们都想到地方任职,哪怕是七品知县也心满意足

明清两朝,官场上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为官者都喜欢往地方上跑,而不想到京中任职。这种风气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明清两代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至少大大低于历朝历代的平均值,尤其是京城中的那些清水衙门,更是穷苦潦倒。

晚清时期,为何官员们都想到地方任职,哪怕是七品知县也心满意足

倒不是说京城中的官就一定穷,相反,那些内阁、六部的部院堂官个个富得流油,可是这些人仅仅占了极小一部分,京城中大多数还是一些中下级官员,他们既没有捞钱的门路也无外官的孝敬。

而地方官则不同,哪怕是小小的七品知县,也有许多捞钱的门道。州县官的提拔向来都十分困难,不过那些刚刚考中进士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宁愿到地方上任职,甚至巴不得别提到京里去。

到了晚清时,这种重外轻内的思想更加严重,大家都想抢着到地方上去干,可是坑有限,萝卜太多,该怎么分配呢?这就得论资排辈了。根据《光绪会典》的记载,全国共有1314个县衙门,有145个和县同级的散州衙门,加在一起不过1460个,而常年中有资格任此官的人,却有数万人,于是种种故事就出来了。

晚清时期,为何官员们都想到地方任职,哪怕是七品知县也心满意足

所谓的论资排辈并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程序,而主要是看出身。在所有候补官员中,进士的优势最大,排在第一位。一般情况下来讲,通过殿试后进士们都要参加“朝考”来最终决定工作的分配。

朝考一等者按例被分配到翰林院学习三年,这一部分人的最具政治前景,是朝廷的后备人才库,也是未来宰相的人选;朝考二等者分配到各部中担任主事、中书;三等者分配各地担任知县。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那些朝考一等者在翰林院经过三年改造后,很多人依然希望被分配到地方上去任职,也就是说他们宁愿耽误三年的时间,也要去当个知县。不过朝廷对这部分人是有照顾的,于是便有了个“带缺出京”的制度,意思就是在京里就安排好了,用不着候补,直接赴任就可以了。因此这些翰林院出来到地方任官的人被称为“老虎班”。

晚清时期,为何官员们都想到地方任职,哪怕是七品知县也心满意足

比进士次一等的就是举人了。进士叫“两榜出身”,举人是“一榜出身”,都属于正途。为了照顾这些举人老爷们,朝廷规定凡是经过三次会试落第的举人可以参加朝廷举行的“大挑”。

“大挑”可以理解为择优录取,可实际上就是一场“选美”。具体做法是:皇帝钦点若干大臣,一起坐在内阁里,参加大挑的举人20人为一队,排好秩序后进去。大臣们照名单念一个,下面应一声。全点过后,大臣们商量一下,又开始唱名了,先唱三个,这三个就是一等补用了;再唱八个,这八个人就是二等补用了,剩下的九人就不唱了。

那么问题来了,大臣们是通过什么来判断举人的好坏的呢?答案就是凭相貌,全靠爹妈怎样造就了。概况起来就是八个字:“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创造性地运用汉字的象形特征。

晚清时期,为何官员们都想到地方任职,哪怕是七品知县也心满意足

“同”就是长方脸;“田”就是四方脸;“贯“就是头大身直体长;“日”就是长短肥瘦适中,又站得端直。凡适合以上四字的都入选。“身”就是体斜不正;“甲”就是大头小身体;“气”就是单肩高耸;“由”就是小头大身体。凡是不幸粘上这四字的,都会落选。

举人“大挑”后,第一等安排当知县、县丞、藩库大使,或调剂补为同知、州判、府经历等,共有九班;二等安排当教谕、学正、训导,共有三班。

除了进士和举人之外,剩下的就是荫生、捐纳等了。他们获得实授的机会就更小了,不过也有人通过关系走一些不寻常的路来获得实授。

晚清时期,为何官员们都想到地方任职,哪怕是七品知县也心满意足

但是不管是进士、举人还是异途出身的人,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到地方上去任职,毕竟心怀救国救民的是极少数,能为官一任捞点棺材本才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