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缺資金嗎?細數那些即將到來的長期資金

來源 / 上海證券報

A股市場缺資金嗎?細數那些即將到來的長期資金

近期A股在2800點上下徘徊,牽動著千萬投資者的心絃,A股是否還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市場中長期機會大於風險,對後市謹慎樂觀。此外,隨著A股被納入MSCI、養老金入市、外資投資機構入駐以及境內私募基金的發展,A股市場的長期資金正在加速形成,為市場長遠穩定發展注入“強心劑”。

長期資金正加速形成

隨著A股被納入MSCI、養老金入市漸行漸近、私募基金快速發展以及成熟外資投資機構進駐,A股市場的長期投資資金正在加速形成,這將有助於金融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日前,繼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正式進軍中國私募後,野村資產管理株式會社表示,A股被納入MSCI後,代表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的消費市場、醫療市場及高科技行業對於海外機構投資者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其目前正在積極籌備設立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期待成為其中一員。

另一方面,近期養老目標基金申報註冊和反饋的效率提升。據統計,今年6月最後一週內合計申報註冊了5只養老目標基金,而5月份申報註冊的養老目標基金僅有8只,且近日新添了9只首批上報的養老目標基金收到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

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李湘傑表示,隨著養老金入市、A股被納入MSCI、滬港通和深港通順利實施以及滬倫通的推進,機構投資者在A股市場的比重不斷提升,長期資金大量流入,將中長期深刻影響A股市場結構與投資風格,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趨於成熟化、國際化。在中長線資金流入的背景下,A股市場慢牛格局有望形成。

此外,私募基金的發展也推進了長期資金的形成。

私募基金深度融入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企業、從企業到產業的完整創新鏈條,是壯大直接融資、提高資本形成能力的重要載體。

截至2018年4月底,在協會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隻,管理資產規模高達12.48萬億元。

今年5月份,在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百人論壇上,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表明了發展堅持專業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性。

他表示,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以散戶為主,缺乏長期資金,無法對資本市場形成有效支撐。因此,在發展絕對收益私募基金、為市場提供充足流動性的同時,也必須大力發展追求相對收益的投資產品和堅持專業長期價值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建設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多層次有機生態。

A股仍具長期投資價值

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市場受外部因素影響出現短期波動,但支撐A股市場的核心依舊是公司盈利,A股市場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所表示,市場短期下跌不必悲觀,中長期繼續看好。目前A股估值正處於重塑階段且位於底部區域,由於盈利維持高位、外資持續流入等因素,A股不具備持續下跌基礎,中長期機會大於風險。

李湘傑認為,指數在震盪築底後有望修復,迎來結構性行情。2018年A股市場核心驅動因素仍是企業盈利提升,當前流動性總量穩健增長,結構上向有利於權益市場的方向發展,風格上趨於均衡。考慮到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預計以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為線索的績優成長性標的,在短期調整後將迎來中長期佈局良機。

星石投資組合投資經理袁廣平也對後市保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認為,目前市場風險已經基本釋放,底部區間無須再悲觀,未來走勢取決於邊際變化,比如政策微調、盈利超預期等。基於中長期視角,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絕不會因為短期的外部衝擊而中斷。

延伸閱讀

這裡有一份公募基金下半年投資秘籍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上半年,上證指數從1月最高點3587點,震盪下探至2800點附近,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也再次回到歷史底部。

在徐徐拉開序幕的下半年投資征程中,市場是否孕育著新的機遇?哪些主線值得投資者關注?公募基金這份新鮮出爐的投資策略,或許可以為您指點迷津。

下半年大市將如何演繹?

上投摩根基金:

海外多重不利因素經過二季度的不斷髮酵,大多已反映在股價中。三季度實體需求可能受到低社融增速影響而逐步放緩,主板盈利增速同步下降。相對而言,以中證500為代表的中盤成長股盈利趨勢穩定,相對估值處於歷史底部,估值有修復空間。

永贏基金:

當前的權益市場估值處於較低水平,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市場已經反映了較多悲觀預期,創業板估值也回到2012年來的歷史最低水平,多數行業估值水平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對於中長線資金來說具備配置價值。短期來看,在多重因素的持續擾動下,市場可能波動較大,風格仍將偏向價值。

長信基金:

從市場總體估值水平、低估值股票佔比、市場總體業績增速、高增長股票佔比等幾個指標來看,當前A股估值處在歷史底部水平。近期市場湧現出了大量的破發股和破淨股,也是市場處於底部的信號。同時,與美國股市相比,A股當下估值優勢也開始顯現。目前上證50指數整體市盈率10.1倍,在全球範圍處於偏低水平,明顯低於美國市場的大盤股指數。

萬家基金:

當前A股估值已經處於近幾年低位。主要指數估值低於上一輪低點2638點的水平,但當前企業盈利水平比之前要好,雖然預期下半年經濟仍有下滑壓力,但基本面可以支撐當前的估值。

恆生前海基金:

少部分業績優良、增長前景較好的中小創公司在這輪連續下跌後,已經具備了長期投資價值。但是對整個中小創板塊而言,前景依然具有不確定性。

哪些投資主線值得關注?

上投摩根基金:

在具體的投資方向上,上投摩根基金認為,醫藥生物行業應著眼於中週期,並重點關注行業龍頭企業;紡織服裝行業增速從2015年中至2017年均處於低位,目前已從底部抬升,零售的好轉也印證了行業景氣度的回升。

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政策仍有波動,但技術層面已逐步成熟,行業整體趨勢相對確定。

永贏基金:

下半年相對看好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化工、銀行、紡織服裝、國防軍工等一級行業。

從各行業基本面上來看,低線消費對應三四線棚改人群的消費升級,正加速增長;化工行業由於油價上升、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環保收緊等導致供給瓶頸,供需格局相對較好;金融板塊估值已經破淨,在信用風險暴露後,會有估值修復的機會;軍工行業部分公司業績可能有所改善。

長信基金:

在結構上,內需中新經濟大消費相關領域可以在市場拋售中逐步低吸,如食品飲料、醫藥、休閒服務等日常生活消費領域,其現金流穩健、業績增速相對穩定,在當下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或仍將是首選。

在選股方面,將重點關注估值水平比較低、主營業務增長突出、盈利能力水平比較好的行業龍頭。

萬家基金:

藍籌主線裡偏向於選擇現金流健康,核心競爭力強,負債率健康、估值便宜的板塊,如食品飲料、銀行、地產等;成長主線裡相對看好科技創新和消費升級類公司,尤其重點關注以下行業有基本面支撐的個股:醫藥、軍工、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高端製造、半導體等行業。

恆生前海基金:

人工智能、半導體、新零售、5G/光通信、手機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板塊中的優質個股近期超跌,估值水平有支撐,成長性長期看好;食品飲料板塊成長確定性高、分紅穩定,在不確定性較高的市場中有望得到追捧。

此外,業績穩健、估值不高的部分優質火電、水電及燃氣個股也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