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4月12日上午,新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在南海海域举行。48艘舰艇、76架战机、1万多名官兵参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习近平检阅海上编队(图源:新华社)

如果你昨晚看了新闻联播上播出的海上阅兵的视频,一定觉得特别提气!特别震撼!称一场视觉盛宴绝对不为过!

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航母打击作战群等接受检阅(图源:新华社)

这是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后的首次海上阅兵,也是首次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式;

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航母参阅的海上阅兵式;

规模最大,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最高。

这场意义重大的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跟随南海之声的国际问题专家和军事专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海军战力今非昔比 远洋作战能力大提升

此次阅兵当中,有航母,有核潜艇,有最先进的舰艇,有空中力量,将中国海军已经形成的立体战斗体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辽宁”号航母(图源:央视)

上一次海上阅兵是2009年,当时中国还没有航母,能够进行远海活动且有一定战力的舰艇很少。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内,海军有远洋行动能力的主要就是潜艇,水面舰艇的战斗力基本局限在近海。前四次阅兵也没有航母,没有航母的海上力量在远洋有很大局限性。

再来看看这一次的装备规模,这次我们不过是拿出了一小部分精锐力量。

仅从主力战舰说,包括航母、潜艇、驱逐舰、大型护卫舰、两栖登陆舰等,中国海军现在保守估计有150艘左右。此次阅兵的空中展示也是多元立体机型,以前是歼击机为主,现在则预警机、加油机、歼击机等都有了。

可以看出,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图源:央视)

回应美国近期贸易争端、南海“自由航行”举动等系列举动

近来,美国诸如挑起贸易争端、签署所谓的“与台湾交往法案”、对南海“自由航行”等一系列举动对中国沿海及台海安全带来了挑战,也愈加坚定了中国促进军事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让美国清晰地看到,对中国打“台湾牌”和“南海牌”,得不偿失。

为什么选择在南海海域阅兵?

此前四次海上阅兵式均在黄海海域举行,本次阅兵为何选择在南海海域?,《新民晚报》军事观察员吴健说:

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推出了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的海军新战略,而南海恰恰是中国海军维护海上安全的一个突出战略方向。

本次南海大阅兵显示了中国维护海权的一部分力量,远非全部,但足以彰显中国海军保家卫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能力。

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海军航空兵轰-6K战略轰炸机

中国海军发展潜力巨大 值得期待

南海问题专家湖图燕波:

在全球范围内,从发展潜力、规模、技术水准、全面程度等方面,中国海军现在仅次于美国海军。但我们还不能盲目自信,与美国相比,在舰艇质量、技术、合成化程度、作战经验等方面,中国的差距还很大,还要追赶,但我们的潜力是巨大的,而且进步速度非常快。

关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海之声”头条号,第一时间了解关于南海、军事、海洋等丰富、权威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