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提升,我国已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广大农村,有一个庞大的留守老人群体,他们除了年节几天能享受儿孙绕堂的天伦之乐外,其余时光都鳏寡独居,陪伴他们的是无尽的孤独和无助,生活勉强能自理的老人,除了水、电等操作不当造成安全隐患的同时,更多的是老人不慎摔倒后给家人平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负担,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已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省监利县地处古云梦泽,《周礼·职方氏》有云,其泽薮云梦,其川江汉,其谷宜稻,早在数千年前,监利先民就在古云梦泽和长江水的哺育下种植水稻,三国时期 ,孙权从古华容县划出水茂粮丰之地另建一县,设官监收渔稻之利,监利由此而得名,监利现有人口148万,其中60周岁以上达35万,百岁老有人100人。农村留守老年人28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城镇一体化的进程,大量农村青壮少力外出打工,由此造成的农村留守老人终老问题日益凸显。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社会福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一些发达国家在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上,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通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国外学者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讨论也主要围绕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这三个方面展开。监利县不光是农业大县,更是人口大县,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问题一直是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主要研究的课题,监利县民政局在本县汪桥、网市、周老、柘木、尺八等10个乡镇选取300户,450名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为样本,展开全方位调查,发现小学以下水平占75%,60%是文盲或半文盲、60—69岁250人,占48%,70—79岁100人,占26%,80岁以上100人,占26%,在调查的人员中,66%的老人身体不好,或有慢性疾病,他们最担心的是摔倒和病倒后生活不能自理而牵连子女,造成家庭致贫,60%的老人靠自己劳动而生活,还略有节余照顾孙儿,40%的老人全靠儿女供养,孤寡老人则靠粮补,高龄补贴和民政补贴维持生计,其生存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1、生活开销以自给自足为主。在农村,习惯农耕的老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们会主动到田间耕耘几亩责任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繁重的农活被机械代替,老人既是劳动者更是管理者,一亩水稻可获纯收入800元,如果进行虾稻共生,亩平纯收入则达3000多元,肖桥村现年73岁的易正芳老人种责任田30亩,年收入2万余元。但50%的留守老人因病不能下地劳作,生活质量下降,生活相当困难。

2、生活照料主要靠自己或配偶间扶持。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有的低龄留守老人还要照顾高龄老人,亲朋、族众只能提供辅助性照料,少数经济条件比较好,子女无法尽孝的只能把老人送到民营福利院,而村集体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出现不同存在的缺位。在调查的450名留守老人中,绝大多数老人生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导致病性加剧,无子女照顾看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家务打理、邻里人情大多靠老人承担。很多子女外出务工,孙儿由爷爷奶奶代为监护、抚养,人为加重了老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

3、精神世界普遍存在孤独。留守老人与子女两地分离,常年面对孤独,精神十分困苦,很多老人则在思念过去中度过自己最后的时光,据调查,60%的老人一个月才和子女通一次电话,有20%的老人一年到头基本不和子女通电话,老人一旦遇到各种意外,更是孤独无援,束手无策,不少老人因病去世,几天后才被邻居发现。

4、小赌是老人主要精神支柱。

很多老人有劳动能力,又爱好麻将,于是便出现了农忙在田头,农闲在街头的“两栖”老人,更多的老人则喜好买六合彩,买几张码报码书,凭自己估计猜测,每期投入十几或几十元,有输有赢,少数老人因输多赢少,造成生活困窘。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由于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方式单一,孤独和寂寞常年陪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重重危机,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爱好麻将人为造成家庭不和谐。在受调查的450名农村老人中,68%的都在照料孙子并兼顾劳作,农闲都喜欢打牌。孙子游离视线而导致悲剧发生,去年,柘木乡蚌湖村一家两个留守儿童双双溺水身亡,原来爷爷奶奶都在打麻将,噩耗传来,俩位老人悲痛欲绝,当即昏死,儿媳从深圳赶回家,在饱受失子之痛的同时,更多的是指责和埋怨,另外不少老人因长期打牌患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有病不治或延治而贻误生命。

2、生活无助导致社会不稳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也追求高质量的物资和生活享受,但受经济的制约,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牵怒政府,埋怨高龄补贴过低,社会福利关爱不够等等,少数不能解决的则采取过激行为拦车讨钱,还有些抓到自认为有理的理由,经常到地方政府纠缠或越级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

3、骑电动车导致事故频发。据交警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去年监利县车祸有80%是电动车肇事,而事故80%是农村留守老人。在农村,通组通户公路全部贯通,一些老人为了出行方便,都购置了两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有的还买电动汽车,这些老人根本不知道交通法规,随停随靠,大胆走逆行道,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交通事故,轻则受伤住院,重则当场丧命,结果是害人害己。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二、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1、树立敬老之风,组建敬老服务队。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怎样进步,“血亲孝、仁道孝”的传统理念亘古不变,在当今商海滔滔、物欲横流的社会,实现“老有所养”的关键就是要树立尊老敬老、安老为核心的文化取向,发扬光大孝文化。“父母在、不远游”就是倡导子女应与父母保持相对近的距离,好尽人子之责。如何关爱空巢老人,更要秉承“关爱为先”的原则,各乡镇应设立老年工作站,给予政策和活动资金的倾斜扶持,各行政村、社区要相应设立老龄工作服务站,乡、镇、村成立以党、团员、青少年、学生、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有计划、有步骤、扎实开展为老服务活动,组织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建立老年互助组,开展以老助老的服务活动。

2、构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搭建敬老服务平台。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乡、镇、村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补充,实行“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基础服务,整合各村资源,依托村文化活动广场、 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平台,成立留守老人互助照料中心,以乡村老年协会为载体,组织留守老人开展各种活动,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同时为留守老人提供功能齐全的交流活动平台,除了老人活动中心建设外,监利县在构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点带面,整合资金,在比较边远的三洲镇建起农村老人儿童快乐之家,通过老年服务组织的牵引作用,健全村级老年协会,朱河默斋村、桥市底湖村、柘木肖桥村等30多个村建起留守老人互助照料中心,为留守老人搭建“新巢”,很多老人在协会发挥余热参政议政,为两委班子谏言献策,把他们从孤独、寂寞、单调、无助的死海中拯救出来,让他们重新找到心理的归宿感,恢复对生活的希望、信心和勇气。

3、针对老人需求多样化,开展各种活动的常态化。人的一生大多数经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高龄等五个阶段,一旦跨入六十岁门槛,人的心理和生理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特征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他们对社会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他们的生活品需要人代购,家务劳动需要人帮忙,饮食起居需要人照料。同时,高龄老人除了日常生活和身体需要人照顾外,他们的精神生活方面一片空虚,需要得到感情交流,有些老人则希望有人听他重三遍四的絮叨和对往事不连贯的回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老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对老年人而言,完善老人物资生活的同时,更应关注老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要实现“幸福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的目标,最主要的是促进老人自身的发展,政府可以建立“老年大学”、“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同时根据农村留守老人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困难,发动老年互助组和志愿队伍开展关爱活动,促进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提供诸如理发、环境卫生清理等,同时组织留守老人开展书法、乐器、健身、跳舞、棋牌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为他们加强交通安全,夏季防溺水,食品安全,人生安全等方面宣传,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留守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近几年来,监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出台激励机制,鼓励有识之士创办民办敬老院,现在全县共有民办敬老院10家,且还有上升趋势,另外,对有特殊困难的老人放宽入住敬老院政策,对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发放养老金。70—79岁的发放每月50元高龄补助,80—90周岁每月发放100元高龄补贴,90—99周岁发放每月200元高龄补贴,百岁老人每月发放300元高龄补贴。目前,全县30%的留守老人享受农村低保,即使老年人拿到各类补贴的最高标准,每月也不足300元,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适当提高农村养老金标准。

5、以节假日为重点,让留守老人老有所乐。各乡镇、村委会要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利用文化下乡、重阳节等契机,组织书法、象棋比赛,组织文艺演出,有的活动邀请老人参与其间,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送去政府和组织的温暖。另外,要鼓励倡导外出子女逢年过节回家看看,让老人经常感受到大家与小家的温暖。“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世界”。有全社会的参与,有各级政府的支持,有爱心人士的奉献,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一定会丰富多彩,趣乐无穷。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