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只能吃青春饭?体制缺陷来买单,舍弃省会,多搞俱乐部或有奇效


今年一场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基本功差劲似乎成了中国女排所有重点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边攻位置上,就一个一传环节成了让人头疼的大问题,确实这是每一个女排队伍的生命线,没有了一传也就没有了胜利,基本上场场比赛都是这样的规律,垫球这个环节看似不起眼但却是每个队伍的死穴。

一传能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基本功以及球员自身对于一传的灵感上,当然也与经验和球龄有关。其实纵观世界女排几大强队,没有一支是像中国女排如此年轻的队伍,就拿中国女排95年左右这一波中生代核心球员来讲,放在其他队伍这其实是人家这个周期才刚刚开始着力培养的新人,而我们早已经打了一个周期成了主力了。

举几个例子吧!美国女排今年第一主攻手巴奇,90年28岁才刚刚打出成绩,剩下的拉尔森87年31岁、希尔89年29岁,都是老将,肯定是技术全面而且发挥很稳定,都是30岁左右的队员肯定不会有基本功差的问题,而且美国女排的主力队员基本上没有95年以后的,00年的青年队员更是绝迹,都是90年的一波队员在打主力,巴西女排更是这样,甚至巴西女排有些85年的队员还在场上奋斗着。


当然有一些人觉得是人种的问题,但是看看日本女排、泰国女排以及韩国女排,同样的亚洲队伍,这三队中的老将比比皆是,泰国女排现在的核心队员依旧是那几个三十多岁的老队员撑着,韩国女排的二传更是一名38岁的老将,即便是核心金软景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只有我们中国女排,队龄上的老队员只有曾春蕾一个是从12伦敦周期打过来的,年龄上的老队员只有颜妮一人,当然并不是说全都是老将就更好,重点是中国女排年轻化严重。

这也就是中国女排年轻的代价,基本功差也是差在了这个年龄差距上,我们的队员比其他世界强队整整早了一个周期,甚至是一个半周期六年的时间,基本功在联赛根本就补不上,只能拿到国家队来补,至于为何这么“年轻”,就是标题里的重点“伤病多、挣钱少、退役早”,也是我们的联赛问题。我们联赛里面用起队员来不知道爱惜,队员有了伤病也没有及时治疗,能撑就撑,更没有专业的医疗团队。

我们联赛也没有俱乐部,都是清一色的省队,年年联赛都像打全运会一样,这也就导致了有一些地方的球迷不文明的现象,他们支持的并不是女排,支持的仅仅是他那一块地域,至于其他队员以及中国女排国家队都将会是这些“伪球迷”发泄和污蔑的对象。


联赛要改革就要拿出魄力,要把整个市场都流动起来,第一阶段就应该放开内援大胆转会,不应该以省为单位来打,联赛要的是俱乐部不是省队,联赛要的是交流与改变,不是要全华班,而且全华班不是荣耀,这是职业联赛的悲哀!不应该是年年如一日,一群人打过来打过去,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没有改变更没有提高,联赛的问题一定会反应到国家队,就像现在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女排花最多的时间在给队员补习基本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