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看牙病患兒增六七成

暑假看牙病患兒增六七成

網絡

暑假來臨,前往無錫市兒童醫院口腔科諮詢的家長不斷。該科主任醫師朱金曉告訴記者,暑假是兒童就診高峰期,門診量比平時增加六七成,常見的三種牙病,家長得重視了。

朱金曉介紹,平時在150號左右日門診量一下增至250號左右。接診最多的是齲齒患兒。乳牙本身的結構特點加上兒童飲食習慣的改變,極易發生齲壞,影響牙體基本功能和美觀。但還是有一些家長沒有給予及時重視,使乳牙齲壞進展為乳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伴隨出現充血、水腫、壓迫神經等一系列症狀,所產生的強烈疼痛也給兒童的學習與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影響。同時齲齒還可能影響繼承恆牙胚的發育,使牙齒萌出過早或過遲、釉質發育不全或萌出位異常等。目前乳牙齲壞的修復主要是樹脂充填修復,即在去盡齲壞組織和製備窩洞的基礎上用樹脂充填材料填滿窩洞。已進展為乳牙牙髓炎或乳牙根尖炎者,只靠充填修復已經不能完成,在有保留價值的前提下需要根管治療。

兒童換牙過程可能出現牙齒畸形,需多次去醫院正畸,這也是患兒扎堆暑假的原因之一。朱金曉表示,在乳牙列期開始有“地包天”、張嘴呼吸和咬嘴唇等不良習慣,導致牙頜發育隨著生長越來越嚴重的情況需要早期干預治療。在乳恆牙替換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牙齒萌出異常和咬合干擾導致錯合畸形。這些問題需要在早期去除這些不良習慣,短時間內把潛在的危害解決掉,阻斷頜骨不正常的發育,減少後期矯治的需要和難度,降低矯治中拔牙率和副作用,避免成年後再正頜手術。因此建議兒童在3-9歲時需要專科正畸醫師檢進行定期檢查,觀察頜骨是否發育正常,通過干預幫助牙齒的萌出到正常位置。此外,一些孩子因為呼吸道阻礙引起牙弓狹窄、上頜前突等“腺樣體綜合症”臉型,更需要早期發現和干預。

暑假兒童玩耍可能出現牙齒脫落的意外。朱金曉表示,切牙位於口腔前部,相對更容易受到損傷,會影響患兒對食物的切割,甚至發音和麵部外形將受到影響,患兒應儘快尋求專業的牙科醫生進行檢查和處理。如果牙齒完全脫落,並能及時找回的話,應立即其用清水洗淨,放回牙槽窩或者保存在新鮮牛奶或生理鹽水中,這樣能應該能保存牙周膜,提高後續治療的成功率。 (瀟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