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天价药,骂名谁来背

自7月5日上映以来《我不是药神》引起了广大反响,被称为近年来少有的揭露社会问题的良心之作,豆瓣也给出了国产电影少有9.0高分。好的电影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热议,电影中的天价药无疑成为热议的主题之一。许多网友指责,谩骂无良药商和国家行政机关(电影中站在抵制仿制药的一方)。但是"天价药"的骂名究竟该不该他们来背?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骂名谁来背

影片中正版格列宁的国内售价两万五,而从印度带回的仿制药只要5000到最后甚至只要500。正版药连富人都吃的倾家荡产更不要说穷人了,也许只能等死了吧。就是这样救命的药一直受到正版药厂的打压警察的搜捕,也无怪网友们如此愤怒。为什么会出现药价差距如此巨大的问题,警察又为什么搜查,原因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格列宁和格列卫是什么药,有什么区别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骂名谁来背

电影里的格列宁真实名字为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又名格列卫,曾被《时代周刊》比喻为射向癌症的一发子弹,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体变异。换一个说法,这个药可以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从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现在的90%左右,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该药价格十分昂贵。多家媒体曾披露,德国诺华公司生产的格列卫的价格一度高达23500元/盒,按照正常服用频率一个月一盒的话,一年需要花费28万多元,而且需要终身服用。这个费用,对大多数中国患者家庭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相比之下印度仿制药格列卫,每盒价格仅为500元印度仿制格列卫,无疑是吃不起正版药的患者的“希望”。因为印度政府制定了特殊的专利强制特许,当民众买不起高价的专利药时,无论专利保护期是否结束,都允许该药品直接被仿制。这样的仿制药,价格低廉,药性与原版药相似度达到99.9%,因为外国企业强烈抵制,一般只在印度国内销售。但从印度买来在中国卖,由于没有合法手续,一直备受争议。

印度仿制药是“假药”吗。

因为不同人群对于“假药”的定义不同,在病人眼里只要能治病的药就是真药,就像电影中一个慢粒白血病老太太对警察说的:“领导,我求求你,别再查“假药”了行么。这药假不假,我们这些吃的人还不知道么?”,病人认为这药是真的。

但在司法机关眼中印度仿制药就是“假药”,因为它盗用别人专利,未经允许私自生产,属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况且还是走私过来的。所以才会有警察一直在追查,警察也很无奈啊

《我不是药神》天价药,骂名谁来背

“专利药物”贵真的是无可奈何的事

2014年,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发展研究中心(Tufts CSDD)的报告显示,如今,开发一种新的处方药,平均成本已经达到了26亿美元。这些数据来自10家大型医药公司,药物的研究时间往往在10年以上;当药物通过审批后,还需要后续的3.12亿美元来研究剂量强度、配方和新的适应症等,也就是说,总成本会达到29亿美元以上。

格列宁的研发公司瑞士的诺华公司从1988年便开始研究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靶向药物。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花费数十亿美元,格列卫横空出世,在2001年5月通过了美国药监局的审查。做药企,又不是做慈善。药物的专利期一般是20年左右,但从拿到专利到药物上市还有一段延迟,因此,真的能让医药公司拿着专利独霸天下的时间只有十几年时间,如果不想血本无归,就要在这十几年的专利保护期内,抓紧把巨额的研发成本赚回来。

一款新药的目标受众可能全球也只有几百万人,如果是罕见的病,那么患者将会更少,这些研发成本分摊下来,价格昂贵是无可奈何的事。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这个事实。如果遏制药企追逐利润的动机,患者根本就见不到这些药的问世。

中国为什么不像印度一样仿制药物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我多解释,中国虽然有“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但出于种种考虑,中国并没有这么做。不仅如此,中国《专利法》颁布至今30年,未曾实施过一例“专利强制许可”。可见国家对于专利权的看重,大众百姓可以只为了治病,但国家不行,一旦仿制药物就会损坏国家在世界的信誉。今后许多国家不会再与中国合,甚至中国会和印度一样带上一个“印度阿三”的国际标签。

专利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国家也没办法,进口药成本高药商也只能抬高价格。但是国家医药制度不健全,和医药公司中的层层剥削也确有其事。

我想说的是从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不应该只有怨恨,愤怒,去怪谁对谁错,我们更应该看到它想反映的社会问题,国家在积极的在改进,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最后感谢这部电影带来的心灵感触和巨大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