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的關係

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教育方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個體由嬰兒到成人,經歷了由生理性的“自然人”到“社會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學習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了基本的社會規範,能在生活中擔當基本的角色。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說:“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學齡前的家庭教育,而不是學校教育。”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最重要的環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教會人日常的生活知識和技能教育,如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等,形成基本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影響家庭教育質量的因素

  1.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因素

  每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家庭教育的操作過程中,應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這才有利於他們的自身發展但在家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家長往往忽視子女心理和生理的實際情況,急與求成,拔苗助長,孩子的作息時間被排得滿滿的,一會兒鋼琴,一會兒字畫,一會兒家教輔導,經常由於期望過高,做出錯誤的決策。

  2.父母的自身素質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家長素質的高低對教育質量的影響很大。這裡的素質包括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素質高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能較好的發現和引導子女的興趣愛好,並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教育子女。俗話說:“虎父無弱兒。”就是這個道理。相反,素質低的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不能把握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利於孩子的全面成長,無法解決孩子提出的問題,從而使孩子產生困惑的心理。

  3.家庭條件因素

  家庭條件主要指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居住的環境條件。家庭經濟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生理上的生長髮育。它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投資情況。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為子女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培養和滿足孩子多方面的興趣。而經濟差的,一方面孩子因家境的困擾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另外,父母忙於改善經濟條件,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精力相對較少。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觀察發現這類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問題。(當然不排除少數自覺性高上進心強的孩子以此來激勵自己。)當然,要注意經濟條件好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上網,打遊戲及自傲心理等。這些都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和監督。另外,家庭條件因素還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因素。一般來說,父母關係好的家庭的孩子在心理發展方面都很健康,相反,父母關係不和或離異家庭的孩子的心理發展上都有些問題。他們自閉,自卑,不愛與人交往,往往會有極端的行為。

  4.家長的教育觀念,方式因素

  家庭教育是父母對子女的言傳身教。父母自身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的得道與否,對孩子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忌簡單粗暴,要與子女多溝通,瞭解子女的思想發展動態,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才能讓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長。

  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應該說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的家庭教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現在的孩子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缺乏責任心,生活目標不明確,缺少勤儉樸實的作風,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耐受力差等也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陳舊

  儘管現在的家長很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但是,好多人的教育觀念陳舊。不少家長忽視子女的自身感受,把自己的意思強加給孩子,要求他們按自己的要求去做;還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這種溺愛使他們失去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另外,許多家長把上大學看作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壓抑孩子的個性愛好,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兒。

  2.教育方式失衡

  許多家長在教育觀念上的誤區,導致了教育方式的失衡。他們忽視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往往採取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一部分家長採用“不打不成才”的舊觀念,他們信奉“棒打出孝子”,另一部分家長則過於溺愛,形成了服務性的教育方式,導致一些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再者,他們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予以及時的批評指正,使得他們肆無忌憚,沒有責任心。

  四、提高家庭教育質量的幾點思考

  1.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教育對施教者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家長作為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更好的教育培養子女,通過自身的素質,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2.家長要更新教育的觀念和方式

  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改變以往的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方式,不可一味的追求子女在學業上的成就。未來的社會所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家長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用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根據他們自身的興趣愛好來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心和適應性。

  3.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的言行舉止及行為習慣對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一方面要子女以親情的關愛,同時也要樹立自身的威嚴,注重自身的形象,讓孩子有尊敬感,信任感。

  4.創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和睦的民主的家庭氛圍,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些都有利於孩子自主意識和責任心的培養,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多數調查顯示,單親家庭的子女一般都有性格缺陷,他們往往自卑,自閉,心理亞健康。

  總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幸福,前途似錦。家庭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的發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呼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主旋律的今天,在這一重大轉軌的過程中,家庭教育也必須更新,來適應飛速發展的21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