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虾稻共作效益高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襄阳政府网


“稻田可以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地,水稻收割后,把稻草翻压在水田里,经过发酵可以产生微生物,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小龙虾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其粪便和残饵又可为稻田增肥。”7月6日,在枣阳市杨垱镇马庄村忠瑞小龙虾产业合作社,其负责人张志忠说。

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秀坤说,稻虾共作一年可以收获三季小龙虾、一季水稻。每年5月之前,首季成虾上市;6月种上水稻,7月第二季成虾上市;水稻收割后,再接着收获第三季小龙虾。该村尝试稻虾共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马庄村位置偏僻,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村民靠种植小麦、水稻等传统作物增收困难。

2017年,马庄村邀请本村能人张志忠返乡创业,投资建设稻虾共作基地。在村党支部的宣传和引导下,村民自愿将700亩土地以租赁、入股等形式流转至张志忠成立的忠瑞小龙虾产业合作社,共同发展虾稻共作产业。

张志忠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季每亩田可产小龙虾100公斤,小龙虾每公斤平均售价40元,光养虾每年每亩田就可收益12000元。一季水稻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由于采用绿色无污染方式进行种植,有公司专门收购这种“稻虾米”,“稻虾米”每公斤的售价为16元。“我现在收获了两季小龙虾,已经卖了200多万元。”张志忠说。

稻虾共作模式成功后,马庄村依托忠瑞小龙虾产业合作社,创办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农户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廖金香是村里的贫困户,全家靠6亩地过日子。村里有了合作社后,她就以500元一亩地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又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每月工资2000元。“土地流转后,我只管收钱和打工,操心少了,但收入增长了。每年能收入3万元。”廖金香高兴地说,“搁以前,这种好事我连想都不敢想。”

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秀坤告诉记者,村里办产业,先把贫困户纳入其中,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然后再辐射其他农户。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一部分是长期工,月月有稳定收入;一部分是临时工,干一天活儿收入80元。

张志忠表示,他将以现在的基地为基础,将店子村、杨坡村、张庄村等周边村的土地流转过来,扩大稻虾共作基地规模,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