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爲金張掖打call!

張掖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甘州區是古“絲綢之路”南北兩線和“居延古道”交匯點。位於鹼灘鎮的古城村,不僅保留了絲綢之路開闢初期的古城文化,更傳承著“九曲黃河燈陣”的非遺文化。2月25日,張掖市屋蘭古鎮文化旅遊綜合大景區首期九曲黃河燈陣亮燈儀式在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舉行。這標誌著作為甘肅省省級非遺的九曲黃河燈陣在張掖有了嶄新的傳承和發展平臺,張掖讓文物動起來、經典活起來、傳統走出來也有了新的載體和實踐突破,更是豐富和推進“交響絲路、如意甘肅”旅遊經典品牌建設的一部分。

屋蘭古鎮也稱屋蘭古城位於張掖城東25公里,是一個叫鹼灘鎮的東古城村。古城的原貌已不復存在,唯有一座高大巍峨的城門樓倔強地固守在古城西大門。遠遠望去,古城門樓高約十幾丈,青磚琉瓦,古樸典雅。樓閣四角八個風鈴隨風擺動,鈴聲清脆悅耳,似木塔風鈴,沁人心扉。走近才看清,城樓主形磚木搭建,個別地方用土塊加塞築牢,上面雕樑畫棟。城樓閣門在正東方,南北西三面是木質的窗子,樓閣上方懸掛一牌匾,上書:“張掖鑰匙”。

據《甘鎮志·驛傳》記載:元、明、清時期,此地設仁壽驛,俗稱東古城,清代駐軍汛地。《甘州府志·古蹟》也記載:“城東五十里,今仁壽驛,俗稱“古城”是也。及至民國初期,古城仍是甘涼大道旅客及駝馬食宿之處。寓意深刻明瞭,屋蘭古城在張掖歷史上是西北東西重要交通樞紐,通商要道。《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其位置在張掖縣東北,東於漢張掖縣相鄰。屋蘭得名自當地居民的稱呼,屋、烏同音,蘭、闌聲母相同,只是收音略異。屋蘭原為烏犁部舊居之地,部落王降漢以後,漢以其地置屋蘭縣。另據《中國歷史地名大詞典》記載: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時,屋蘭縣屬張掖郡所轄10縣之一。後梁呂光時置西安郡,曾駐軍五千,後城遭兵燹,北涼段業時再築新城。《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後涼、北涼圖中張掖城東南,原屋蘭縣地處均標註為西安郡。我則更喜歡另一種說法:此地蘆葦叢生,蘆葦編成房笆,當時人稱“屋蘭”,我想,屋蘭古城也是因特產而得名的吧。也因此對屋蘭古城的神秘,蒼莽,繁華,厚重更加著迷,想一探古城古原風貌情致所致。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相傳“九曲黃河燈陣”是甘肅張掖鹼灘鎮古城村一帶流傳了上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千年,內涵豐富,聞名遐邇。據史料所記,黃河燈陣起源於殷商時期,是從《封神演義》中《三姑計擺黃河陣》,三宵娘娘替兄趙明公報仇,擺陣和姜子牙鬥法而來。陣內設三百六十五杆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赤,黑,黃立幡,並以三百六十盞明燈設於旗下,陣中設靈樓一座,供奉三霄娘娘,東西儀門,一為進門,一為出門,象徵兩儀,四方四正的四處城壕,象徵死相,四角四個,東西南北各一個,形成八卦成九宮。此陣陣排天地,勢擺黃河,環抱九州,裝盡乾坤,在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灣內隱風雨,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也成為東古城一塊鮮亮的文化金字招牌。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九曲黃河燈陣首先在兩畝平坦場地上按兩米多等距畫出縱橫19共361個白點,在白點豎高約1米的樹幹作燈杆,插木質燈託。燈陣座北朝南,南面正中白點作出入口,不設燈,合燈陣360盞燈之數。然後扎秫秸橫綁在燈杆上擋成九個迴環,留一條通道為疏導九宮方陣,從入到出不相重複。燈的製作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陝北米脂用豆麵作燈碗,綏德用洋芋,延長用白蘿蔔,北京延慶、懷柔用薺面蒸制,現已改用小瓷碗。有的地區燈場造設已用木杆,並特製各式彩色電燈置於燈託。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燈陣的活動與漢族民間舞蹈緊密結合,造設紛華、迴環曲折的燈陣給 表演提供了別緻的場地,精彩的表演又吸引更多的觀眾。燈節三五天裡,每當入夜,鞭炮、鑼鼓、喧鬧聲由遠而近,人們簇擁著各種表演隊伍湧向燈場,隨隊魚貫而入。秧歌隊率先,在持傘指揮的“傘頭”帶領下,每進一個環先唱一段專門詞曲的喜歌,然後在快樂氣氛中表演。高蹺帶頭,手持花燈舞動前進,其他表演隊和群眾蜂擁於後。後面是“沙子、竹馬、十不閒、小車”等 燈會,觀眾簇擁其間。九曲迴環的造設把兩畝見方的燈場伸延為三、四里長的九個表演區,擴大延展了表演空間與時間,疏導了擁擠的人流,約束人們沿路線前進、觀賞,保證了盛大活動的進行。過去,貧困的山村既難得有娛樂的機會,又無寬闊的場地,一年一度燈節中的燈陣活動就成為不可少的群眾性娛樂。各種漢族民間表演在不同區域內直接和觀眾呼應,使出全身解數爭能競技,奪取燈會的魁首。歡騰的場面激發起觀眾的興致,流連觀賞,使人們得到極大的享受。燈陣能在山村保存下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這幾日,來自甘肅乃至全國各地的民眾匯聚於此,共同見證九曲黃河燈陣這一祈福納祥儀式和承載這一非遺新平臺的景區亮燈儀式。喧天的鑼鼓敲出人們內心的喜悅,如潮的人流綻放九曲黃河燈陣景區的魅力,震撼的燈陣排演出非遺文化的自信,精彩的文藝演出和琳琅滿目的大集訴說著小康路上的幸福,屋蘭古城成了吉祥、歡樂和祈福的海洋。據張掖市屋蘭古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張掖市、甘州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屋蘭古鎮首期九曲黃河燈陣亮燈暨非遺文化展演活動成功拉開帷幕。從當天起至正月十五,來屋蘭古鎮遊燈陣、賞民俗、看馬戲、逛大集,將成為張掖市民及遊客感知張掖又一個新春的理想之選。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張掖屋蘭古鎮項目是由甘肅中貿集團對張掖屋蘭文化、省級非遺九曲黃河燈陣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創新而打造。甘肅中貿集團是從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邁向國際化的文化企業集團,擁有文旅體養農五大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通過整合張掖文旅資源及中貿集團在附近建設的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基地,將在屋蘭文化的承載地古城村打造集文化、旅遊、農業等業態融合與創新的屋蘭古鎮文化旅遊綜合大景區。這標誌著作為甘肅省省級非遺的九曲黃河燈陣在張掖有了嶄新的傳承和發展平臺,張掖讓文物動起來、經典活起來、傳統走出來也有了新的載體和實踐突破,更是豐富和推進“交響絲路、如意甘肅”旅遊經典品牌建設的一部分。

連日來,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受到央視、新華網、中新網、北京電視臺、新浪、廣州日報大洋網、每日甘肅網、中國甘肅網、大西北網、中國張掖網等10多家媒體的報道關注。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新華網報道截圖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中新網報道截圖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中新網報道截圖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中國甘肅網報道截圖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每日甘肅網報道截圖

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震撼亮相央視,火遍全國,為金張掖打call!

廣州日報大洋網報道截圖

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曲黃河燈陣傳習所,古城村69歲的馬成其充滿感慨地說,在以前,我們正月裡亮燈祈福都是大家臨時找場地,燈籠也是各家各戶共同完成,造型不一,尤其在我們小的時候,燈籠還曾是點著煤油的燈籠,祈福結束後燈籠等設施也就拆掉了。此次中貿集團打造的屋蘭古鎮將以旅遊休閒為龍頭、休閒農業為助力、文化創意為方向,整治復原古城古鎮,展示屋蘭古鎮的人文特色。古鎮以古城為根、文化為魂、燈陣為魂、村落為形,圍繞產、商、文、旅核心要素,使之有產業支撐,有商業驅動,有文化傳承,有旅遊開發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特色魅力小鎮,打造張掖民俗文化旅遊新標杆,進而成為張掖新的文化旅遊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