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辛大师:佛教放生产业链每年百亿美元不计存活率

天辛大师:佛教放生产业链每年百亿美元不计存活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慈善人数增长,放生人数与放生活动越来越多,规模放生活动盛行。此问题逐步呈现于公众的视野,特别是在放生过程中,因其方法和方式的不当屡屡出现中国式放生的情况:据天辛大师估计,中国大陆组织每年放生的鱼、蛇、乌龟、鸟,兽甚至昆虫的数量约有2亿,之后透过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曝光,国际舆论一时恍然。但是,该数据的提供者天辛大师并不赞同中国大陆这样的放生现况。

1、随意乱放凶猛物种,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导致弱小物种的灭绝;

2、购买动物放生,容易刺激杀生黑色产业链;

3、买卖野生动物,违反国家法令;

4、大量放生,超过生态负荷,导致生态失衡;

5、不顾生物习性,误将生命置在不宜生存的环境;

6、不注意动物检疫,可能传播疾病;

7、不考虑安全,随意乱放有危险的动物。

8、前面放生,后面捕捞。

天辛大师:佛教放生产业链每年百亿美元不计存活率

放生效果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尊重科学

近些年,由于科技发展,人类活动半径迅速扩展,人们身边的动物植物也都发生着变化。在新的条件下,本着善意出发进行的活动也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科学放生方法中还包括非常细致的准备活动,甚至要观察动物的心理活动。如果动物精神不振、性情低迷、恐惧,要及时找出原因,加以调整。否则会对成功放生有负面影响。对放生动物的体质、健康、笼舍都有严格的规定,还要对动物进行野化训练,以免动物在人为环境下生存时间过长,产生依赖感,无法在野生环境中生存。另外对于放生季节的选择、运输方式等都有要求。

天辛大师:佛教放生产业链每年百亿美元不计存活率

佛教放生活动亟待加强引导与规范管理

放生的根本意趣在于启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爱护和尊重,那些可能影响群众生活、破坏生态平衡、诱发非法野生动物买卖的‘放生’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佛教放生活动应与时俱进,遵守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与社会需要,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启发人们爱护生命的善心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