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布

2018年5月26日,由財才網(財經人才網)發起,聯合CCPA、前程無憂、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共同推出的《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藍皮書“根據前程無憂自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近3000份財稅人才的招聘信息,及財才網財稅人才數據庫及CCPA財稅人才數據庫中來自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二線熱門城市的蘇州、杭州、南京、重慶、成都的2436名財稅人員(包括200名註冊會計師及200名稅務師)的問卷調查信息,從職位與需求技能、職位與資格證書、招聘趨勢、薪酬趨勢、各財稅崗位的薪酬指數情況及全球財稅類人才發展趨勢的研究六個部分進行了樣本數據統計及分析。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該“藍皮書”最具特色的部分是開創性的將財稅人才薪酬指數與能力樣本數據相結合,幷包含了目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獵頭機構)發佈的薪酬指數中所未能覆蓋到的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的信息。集專業性、真實性、綜合性為一體。這將給予中國財稅人才提供了自我檢測、同行比較的理性視角,並對中國財稅人才發展趨勢及人才培養方向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背景下,對中國財稅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只是專業知識,同樣需要創新力、管理力、學習力、倫理力、溝通力、執行力、領導力、戰略力、博弈力、國際競爭力的多種複合型能力。財政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提出要按照能力框架構建會計人員評價方法。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隨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財稅人才評價體系將逐步轉變為分行業的財稅人才能力評價標準。如人力資源行業、文化創意行業、跨境電商行業、房地產行業、金融行業等行業的分行業財稅人才能力評價標準將成為行業招聘、選拔財稅人才的標準。

目前財稅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

第一類人群:具備投資併購經驗、有上市公司背景的財務總監、投資總監;

第二類人群:擅長市值管理的董秘;

第三類人群:精通國際稅務的高級稅務人才;

第四類人群:對業務變化具有敏銳洞察力的財務分析經理;

此四類高端財稅人才的薪酬將會有大幅度上升。

根據“藍皮書“調研分析顯示, 2017-2018年,財稅職能薪酬漲幅維持在15%-20%的區間。具備上市公司背景的財稅人才有大量需求,企業更多以股權激勵方式吸引人才。二、三線城市財務總監由於需求增加及跨區域引才趨勢使得薪酬漲幅也呈現上升趨勢,跳槽漲幅在20%-30%。而對於來自一線城市、大型集團公司背景的,或者具備上市企業操盤經驗、上市(包括新三板)企業籌備期經歷的,此類候選人跳槽漲幅可到30%以上。具體數據如下: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藍皮書“還對全球財稅類人才發展趨勢做了詳細闡述。隨著人工智能、財稅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越來越多標準化、重複性的財稅工作將逐步被機器人取代。未來財稅人才發展趨勢必定是從“價值守護者”向“價值創造者”轉變,從“數字計算機”向“智慧中心”轉變,從“單一專業技術人員”向“高層管理人員”轉變,從“CFO”向“CXO”轉變。因此,創新型、複合型、財稅技能型人才將會是未來財稅人才勝任能力的標準。

據悉,該“藍皮書“財才網(財經人才網)以後將每半年發佈一次。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2017-2018年度財稅人才(中國)洞察及薪酬指數藍皮書》在滬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