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马云曾说过:“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如今央行对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两者俨然成了“家长和熊孩子”的关系。


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网联”诞生,支付宝“被上交国家”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其中提出在10月15日之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必须接入央行网联平台(网联结算有限公司),网联成为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网联”被通俗解释为“网络版银联”,其作用是为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统一的清算平台,成为各个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各家银行的“中介”。央行负责人也曾表示,网联的建立将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
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央妈搞的网联,所有非银第三方支付必须通过网联清算,支付宝如此,腾讯理财通也是一样,很多人都说马云要哭倒在厕所里了,其实不然。早在十年前,马云对自己的支付宝,已经有所寓言。 “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支付宝,我想都不会想,会在1秒钟内把这个公司全部送给国家。”十年前,马云的话还历历在目,可惜没想到的是,十年后一语成谶。

央行的这一举动,虽然谈不上“卖身”,但是“收编”一词,精准表达了支付宝以后的站队方向。不知道未卜先知的马云,有没有想到过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如今心里该作何感想。要知道,在目前国内的第三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名副其实的双寡头垄断,此次政策影响最大的,也是支付宝和微信。 一直对微信和支付宝恨得咬牙切齿的银联,这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过去的数十年中,银联独大,谁知道好日子没几天,突然杀出来了个支付宝和微信,搞的自己第三方支付的地位不稳,甚至从老大,变成了跟在支付宝和微信屁股后面的小弟弟了。 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央妈,但是央妈却决定另起炉灶,搞出了一个“网联”来收编这些第三方支付巨头,真正应该哭晕倒在厕所里的,应该是银联吧,毕竟马云爸爸没了支付宝,还有其他产业来支撑。
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但马云还是委屈,网联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第1期股东出资明细表显示,此次被收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苦乐明显不均:第一、二、三大股东均是央行直属机构;第四、五、六大股东也都是“央行的人”,第七大股东是梧桐树是外管局的投资平台,大家熟知的常常在股市里翻雨覆雨的国家队成员,央行的“孙公司”,这些都可以理解,但财付通跟支付宝平起平坐是什么鬼?友军京东也跻身前十大股东又是什么鬼? 相比这些“弟弟们”来讲,马云简直不要太不爽哦!
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要知道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的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简直是不可撼动,即便是现在微信横行的当下,有统计数据仍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余额宝资产净值1.14万亿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根据A股上市银行2016年末期末存款显示,余额宝的期末存款金融略高十家银行,其中包括,江苏银9074.12亿元,上海银行8490.73亿元,南京银6552.03亿元,宁波银行5114.02亿元,杭州银3683.07亿元,贵阳银行2629.98亿元,无锡银954.61亿元,常熟银行888.10亿元。从这组数据能看到,作为一个理财产品,余额宝的资产净值1.14万亿元,也就是在国家银行面前,更多人选择了余额宝,余额宝大有和国有股份制大行同类可以随时存取的个人活期存款分庭抗礼的架势! 原因无他,方便,而且余额宝的资金还可以用于网购支付,并且比较方便,不像传统银行那么麻烦,这也正是为什么马云受到用户欢迎的原因了,就发展趋势来说,超越其余银行也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这么多年过去,银行改变都是被倒逼着进行。
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马云提出“无现金社会”,这个想法让银行更是恐惧,一切与钱有关的,支付宝都要介入,那未来还有银行什么事?但某种程度上来讲,银联也希望承接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的转接工作。只是银联一直作为央行的‘亲生子’饱受诟病,与支付宝这样的行业巨头又存在比较深的纠葛,相关工作很难推进。所以有报道才称,“网联的筹建其实也有着重复投入的顾虑。”“然而,且不论支付宝和银联的恩怨纠葛,从眼下的竞争态势而言,支付宝已经在实际意义上承担了最大的线上支付清算功能。从交易笔数来看支付宝已经超过了银联,让支付宝接入银联系统的想法不是没有动议过,但是支付宝基本不可能接受。” 在2014年的阿里巴巴技术论坛上,

马云的演讲中说到,“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被媒体认为是马云对“央行文件”的首次回应。
支付宝最近命运多舛,马云:打败它不是微信,而是一份文件!

扫码支付日限额,再也不能愉快地吃鸡蛋灌饼了

央行又一重锤——二维欧码支付限额。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央行对商家(或个人)的扫码支付行为每日交易限额做出了明确要求和指示。央行将支付风险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级规定交易限额。

A级:动态条码并需要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及以上有效要素验证,A级不限额度。

B级 :动态条码并需要两类及以上有效要素验证,可以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在内,单日限额不超过5000元

C级 :为动态条码并是验证要素不到两类的,单日限额不超过1000元

D级:指用静态条码的,单日不能超过500元在这一政策下,很多人说,央行此举措是为了保护银行系,用户达到支付宝交易每日限额后,只能采用其他支付方式完成结算,比如刷卡、现金或是银联云闪付。虽然从此方面讲,支付宝的使用对用户来讲的确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我们扫码支付时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为了保证大家喜欢买买买的冲动,建议大家可以开始提前适应银联云闪付等新的支付方式了

从此支付宝们想怎么玩怎么玩的自由时代一去不复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