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市場升溫需監管升級

研学旅行市场升温需监管升级

研学旅行市场升温需监管升级
研学旅行市场升温需监管升级

據報道,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67名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孩子的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送孩子去遊學,60.9%的受訪家長建議要綜合考慮家庭和孩子情況,不要盲目跟風。

隨著暑假越來越近,研學旅行市場不斷升溫。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參加研學旅行可以增長見識,得到鍛鍊,也有家長擔心孩子“遊而不學”,沒什麼收穫。

不可否認,開展研學旅行活動,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和社會,不但能讓孩子學到許多知識,也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團隊精神,對於開拓孩子的眼界、提高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人際交往、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等都很有幫助。有專家預測,未來3至5年,參加研學旅行的學校將從5%增加到20%至30%,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研學旅行市場正迎來黃金髮展期。

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旅行活動種類繁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少機構打著“教育”的幌子,推出的研學旅行產品僅僅停留在“到此一遊”的層面,不僅教育內涵和價值嚴重缺失,更有甚者,為了謀取利益,不惜僱用“黑車”、降低餐飲質量、聘用無證“黑導”,給學生的人身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這給研學旅行活動帶來了巨大隱患。

事實上,一些地方早就對研學旅行進行制度規範。比如,湖北武漢組織的“跟著課本遊中國”中小學生夏令營開展19年來,無一例安全責任事故,開創了夏令營的“武漢模式”。而“武漢模式”的形成,得益於武漢大學旅行社自創了一套夏令營科學管理和安全防控辦法。特別是,2013年底,武漢大學旅行社與中南財大標準化專家共同著手製定了《研學旅行服務規範》,規定了遊學服務的一系列要求,包括遊學的服務項目、服務提供方、服務崗位、服務人員、營地管理與營地設施、資源配置、應急與環保和安全規範等。

可見,遊學市場升溫,還需監管升級。首先,各地要嚴格執行《研學旅行服務規範》和《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等文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研學旅行活動的監管,確保研學旅行規範開展。其次,創新教育發展模式,將研學旅行作為社會實踐學習內容,納入中小學的教學計劃。再次,有關部門可建立若干“營地教育”接待示範基地,統一接待標準,引導研學旅行健康、規範發展。

研学旅行市场升温需监管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