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步驟讓你贏得孩子!

四個步驟讓你贏得孩子!

“媽媽,我不想去游泳了。好累啊,太陽好曬。我都快中暑了!”“你看看,別人都能堅持下來了。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還有什麼出息?”“別人是別人,我是我。個體差異不同。”……

“爸爸,老師請你明天去學校一下,我上課講話違反班規了。”“課堂時間那麼寶貴,你講什麼廢話!你看隔壁小樂學習那麼好……”

在面對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對孩子會喋喋不休的抱怨,甚至會演變成“黃荊棍下出好人。”父母依靠家長權威“贏了”孩子,使孩子成為失敗者。失敗會讓孩子失去信心,反叛和盲目順從,導致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或者口是心非,當面討好家長背後我行我素,這些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極為不利。

四個步驟讓你贏得孩子!

人遇到問題時往往會生氣,在生氣時解決問題是最不合適的。生氣時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吵,或打來爭奪權利,)或者是“逃”(後撤,無法溝通)。

這時我們需要按下“暫停鍵”——“積極的暫停”(Time-out)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心情好了,事情才能做好。

四個步驟讓你贏得孩子!

用理性腦來思考,做出決定,並且在親密和信任(不是疏遠和敵意)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首先用語言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我看得出來你很累/看得出來你也知道上課不應該講話。”

接著表達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寬恕是一種由上往下不平等的關係。同情並不表示你接受他/她的行為,而只是理解他/她的感受。最好可以告訴孩子你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媽媽去健身房私教時也好辛苦。上課第一分鐘就希望下課。”“爸爸讀書的時候也被老師請過家長……”

四個步驟讓你贏得孩子!

繼續告訴孩子你當時的感受。這時孩子就會放下戒備心,放下敵意,信任你,同你交流。

最後讓孩子關注解決問題。問孩子有什麼想法。孩子可能就會朝著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去。“媽媽,其實好好休息一下也沒那麼累了……”“爸爸,以後上課我認真聽講,不講話了。”

四個步驟讓你贏得孩子!

四個步驟簡單地說就是經歷四個階段:共情~鏈接~信任~解決問題。友善,關心,尊重是上述四個步驟的根本,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對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做的更好,而最終孩子朝著希望的方向變化。

遇到衝突時,請用四步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