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黃葉發生的八大原因與解決辦法

首先在花生生長的過程中,花生有自己專屬的“兩黃兩黑”的生理體現,這個要和非正常黃化區別開來。

花生黃葉發生的八大原因與解決辦法

一、引起黃化的情況與原因比較多,大概如下:

1、田間地頭花生黃化

地頭黃化主要的原因是收割機和播種機工作碾壓的地方黃化的厲害,主要是經過碾壓之後,地比較瓷實,根部通透性比較差,根系進行無氧呼吸,目前天氣蒸發量大,造成營養上不去也吸收不了,黃葉嚴重。這個要在田間地頭進行鬆土處理,讓根系更好的進行吸水吸肥。

2、地塊個別苗黃化

1)種子質量比較差,出苗比較弱,容易造成缺素或者苗黃苗弱,加上農戶大部分進行自留種,存儲種子的含水量相對比較大,種子播種之後苗黃比較多,更嚴重的造成爛種。

2)播種過深,麥茬花生這一情況居多,秸稈還田,土壤比較虛,為了更好的保墒,在播種期間機械手掌握不好深淺,造成播種過深,出苗時間長,種子能量不足,出苗發黃,容易感病。

3、水量大造成土壤板結

有些地區澆水屬於大水漫灌,根部位置氧氣少,土壤水分過多,容易導致土壤中空氣缺乏,根系呼吸困難,養分吸收受阻。另一情況是降雨量比較大,土壤水分過大,造成黃化

4、根部病害

部分地塊根部花生莖腐病,根腐病發生比較嚴重。發病後根部發黑出現黴變。阻斷營養物質和水分上下傳遞,致使病株上部表現矮小,生長不良,葉片發黃,致使全株枯萎。主要原因是種子帶菌和土傳病害的侵染。

5、土壤酸性鹽澤化

正常花生適合的土壤環境的PH值在5.5-6,凡是大於或者小於,花生髮病會比較嚴重,造成土壤中的鐵、鈣、鋅、鎂、鉬、錳等中微量元素缺少或者吸收率降低,引起缺素黃化。

8、除草劑藥物殘留

1)上茬除草劑殘留的藥害,導致花生播種后土壤中殘留大,花生便容易出現藥害。幼苗生長緩慢,花生心葉發黃,畸形,嚴重者全株發黃,緩慢死亡。

2)花生田乙草胺或者二甲戊靈等封閉田除草劑用量過大。

二、解決辦法

1、選用優質種子

無論購買種子或自留種子,都要選擇莢果飽滿、種性突出、果殼白淨、沒有黴捂的優質新品種,果殼發黃變黑、帶有病斑的莢果不能當種果用。 

2、做好種子處理

在選種後播種前一個月至半個月曬種果2~3天,然後剝殼,粒選分級,剔除病仁、殘仁、秕仁。在播種時,用含殺菌的花生專用種衣劑如豐洽套裝,農洽三合一,高巧+衛福,等或用其他專用藥劑進行包衣。試驗表明,用好的種衣劑一般增產15%~20%,花生出苗後,根莖腐病明顯減輕。拌種劑可配合福達花生網拌種肥一起使用,補充種子營養,促進根系以及第一對第二對花生早發育,開花結果多。另剝前曬種出苗期比未曬的提早1天,出苗盛期提早5天,平均增產9.1%;莢果剝殼適宜時間是播前10天,剝皮愈晚,種子活力愈強,出苗愈鍵壯。 

3、增施有機肥料,加強苗期管理

增施有機肥料,科學配方施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適施氮肥,促進花生穩長早發;麥壟點種花生,及時在麥收後中耕滅茬;抓好已肥水為中心的栽培管理,提高植地防澇抗旱能力,雨後及時排水;酸性土壤,及時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田間發生病株,立即拔出,減少侵染來源。

4、加強對根部病的防治

選用花生抗病品種,合理輪作避免重茬,不用發黴的種子,不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用拌種劑,包衣劑;發病初期豐洽根保根部灌根和葉面噴灑殺菌劑。

5、對症用藥

1)缺鐵:防治花生黃葉,可選用豐洽多保或者0.1%~0.2%的硫酸亞鐵或者螯合鐵加調節劑進行葉面噴霧,嚴重者間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如遇花生開花初期,輕微的可以使用福達花生網高產套餐第一遍也可以緩解黃葉情況,缺鐵嚴重的可以把含鐵的直接添加進去一起噴霧。

2)藥害:種植花生上茬殘留時間較長的除草劑,掌握好用藥間隔期和用量;發生藥害後及時噴施豐洽多保加蕓薹素內酯等植物調節劑,提高作物營養和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