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棕榈油行情为何遭遇“滑铁卢”?

7月以来,国内棕榈油市场走势不尽人意,主要缘于马来棕油出口持续低迷,叠加国内油脂需求清淡,以及国储豆油及菜油拍卖。连续的利空暴击,令本身基本面就疲惫不堪的油脂市场压力山大!

日前MPOB公布马来西亚棕榈油供需报告利空,报告显示,马来西亚6月棕榈油产量133.27万吨(预期路透136彭博137,5月152.54,去年6月151.43);出口112.91万吨(预期路透119彭博118,5月129.14,去年6月137.99);6月末棕榈油库存218.87万吨(预期路透215彭博217,5月末217.06,去年6月末152.68)。由于劳动力的缺失,本年度4-5月份表现不佳,虽然6月份的产量水平达到了近五年的最低位。但由于出口下滑明显,进口增幅超预期,导致马棕榈油库存大大超过市场预估水平,且是6个月来首次增加。另外,检验机构AsPecAgri本周二表示,马来西亚7月1-10日棕榈油出口较前月同期出口的324,947吨下滑14.4%至278,048吨。根据往年规律,产量在7-8月份大概率出现大幅度的抬升,回归季节性,据西马南方棕油协会(SPPOMA)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1日-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6月份增加8.61%。而马来棕油出口疲软,供给压力再度体现。令国内外棕榈油期货市场遭遇一则重击,截至7月11日收盘,基准9月毛棕榈油期约下跌2.4%,报收2204令吉/吨,约合每吨545.95美元,创下近四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7月12日,马盘继续走低,并跌破2200林吉特,开盘2197林吉特,盘中最低跌至2185林吉特。

附图1:马盘棕榈油价格走势变化图

近期棕榈油行情为何遭遇“滑铁卢”?

本周以来,大连盘棕榈油期货明显下挫,截止7月11日收盘,连棕油主力1809合约开盘4704,最高4724,最低4642,收盘4654,较7月初高位4898大跌244元/吨,今日延续弱势状态,盘中一度跌至4606元。

附图2:连盘棕榈油价格走势变化图

近期棕榈油行情为何遭遇“滑铁卢”?

与此同时,影响国内外棕榈油期货盘走势的其他原因在于:

原油方面

消息面上,一方面,OPEC月报称,预计2019年OPEC以外产油国石油供应增幅将是五年来最大。其次,沙特告诉OPEC,6月石油产量为1048.9万桶/日,较5月增加45.9万桶/日,高于其OPEC产量目标。委内瑞拉告诉OPEC,其6月石油产量稳定。第二信源数据显示,包括新成员刚果在内,OPEC6月产量增加17.3万桶/日至3233万桶/日。最后,预计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145万桶/日,2018年预期增速为165万桶/日。另一方面,利比亚东部石油港口即将恢复出口。分析人士指出,美元指数的上涨也令油价承压。周三,美油大跌逾5%,布油盘中一度下挫逾7%,最终重挫逾6%。截至收盘,WTI8月原油期货收跌3.73美元,跌幅5.03%,报70.38美元/桶。

中美贸易战升级

对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担忧笼罩市场,特朗普政府推进再向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发布了目标产品清单,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二发布的声明,关税可能会在8月30日公众咨询结束后生效。中国商务部表示对美方的行为感到震惊,为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制。这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战的急剧升级。因中美贸易战,中储粮集团公司称坚决执行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自今年4月以来,中储粮未再新采购美国大豆,转而全部采购以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为主的南美大豆。引发投资者担心全球最大进口国中国的长远需求。CBOT大豆期货周三跌至合约新低,触及自2009年3月以来交投最活跃合约的最低结算价。11月大豆期约收低23.25美分,报收848.25美分/蒲式耳。

油脂供需情况

因棕油有到船,截止本周二,国内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增加至57.53万,较昨日56.68万吨增1.5%。根据我们最新了解,7月棕榈油进口量预估调整至38-41万吨(其中24度25-28万吨,工棕13万吨),较上周预估值降4万吨,但8-9月份月均到港在46-47万吨左右,且当前豆棕油价差不大,棕油终端需求受限,因此棕榈油供应基本无忧。

附:棕榈油库存年度对比图

近期棕榈油行情为何遭遇“滑铁卢”?

因天气炎热,猪肉消费需求下降,生猪养殖依旧亏损,豆粕消耗慢,部分地区豆粕库存压力山大,不少工厂胀库停机,预计本周(第28周)油厂开机率将继续下降,压榨量在176万吨左右,下周(第29周)压榨量将重新回升至187万吨。

据Cofeed最新调查显示,7月份口大豆预报到港132船856.1万吨,由于贸易战升级导致中国买家将美西大豆洗船,另外巴西因工人罢工,物流受阻,装船延迟,导致7月份大豆到港量大幅低于预期的930万吨。8月大豆到港量预期850万吨,较上周预估高50万吨,因贸易战,买家不敢贸然买美豆,10-12月买船量还较少,目前分别仅630万吨、480万吨和510万吨,远低于正常800万吨的月度进口量,远期大豆供应堪忧。

据Cofeed统计,截止7月10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56.54万吨,较上周同期的150.57万吨增5.97万吨,增幅为3.96%,较上个月同期135.88万吨增20.66万吨,增幅为15.2%,较去年同期的128.85万吨增27.69万吨幅增21.49%,五年均值则是在120.645万吨。

附:豆油库存年度对比图

近期棕榈油行情为何遭遇“滑铁卢”?

拍卖情况

7月11日国家临储豆油计划拍卖50318吨,实际成交6286吨,成交率为12.49%,成交均价为5000元/吨。其中安徽省计划拍卖17896吨,实际成交6286吨,成交率为35.12%,成交均价为5000元/吨;浙江省和广东省流拍。下周二还将拍卖5.6万吨豆油,和49.3万吨大豆,以及6.1万吨菜油,国储菜油为今年首次拍卖。

总的来看:现阶段马来西亚库存不仅已经止降回升,印尼库存也在增加,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协会(GAPK)称,截至5月底,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库存量为476万吨,较4月底397万吨大增79万吨,且进入三季度后其产地将会迎来传统产量旺季,而印尼方7月维持零关税,马来维持5%关税,对于马来方面的需求有抑制。船运调查机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7月1-10日棕榈油出口较前月同期出口下滑14.4-23.1%。后期产地出口可能仍将保持一个偏弱的状态。届时库存累计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将给棕榈油价格带来较大的压力。从短期来看,很难找到推动马盘棕榈油价格回升的动力,预计将拖累国内棕榈油行情,短线棕榈油价格或跟盘低位震荡盘整。长期来看,贸易战再升级,昨天人民币离岸汇率暴跌732点,已经跌破6.7关口,巴西大豆升贴水大涨,推升大豆及棕榈油进口成本,及第四季度中国买豆量较低,远期原料供应堪忧,且因国内外倒挂,有少量洗船,国内棕油到船低于预期,库存累积速度较慢,而进入7月末之后小包装备货旺季将逐步启动,且美豆关键生长期天气炒作多发,届时可能会给油脂价格带来提振。

作者:XXX;来源:天下粮仓网;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