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故事游安徽:你知道“铜陵白姜”怎样扬名天下吗

一、“倚马餐”让其名扬天下

据《池州府志》和《铜陵县志》介绍,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朝廷在今铜陵县顺安镇设驿站,称“临津驿”,是当时宁(南京)、浔(九江)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古代,因交通极不发达,当时信息传递主要靠水、陆驿站里配备的船只或马匹运送信使来完成。为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当时采取“歇马歇船不歇信使”的运送方式。因此,每个驿站都设有为信使换马匹或船只时准备的快餐,这种快餐在陆路驿站叫“倚马餐”,在水路驿站则叫“倚船餐”。作为陆路驿站的临津驿也设有“倚马餐”,专供信使换马时吃。而铜陵白姜之所以成为“贡姜”名扬天下,这“倚马餐”可谓功不可没。

跟着故事游安徽:你知道“铜陵白姜”怎样扬名天下吗

铜陵生姜(供图:铜陵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

众所周知,生姜现在大多是作为一种普通调味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其实,在古代它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自古以来,我国农民就有种姜传统,还有“效速而利益倍”之说――《史记》上有“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之说;宋代陆游的《稽山行》诗云:“陂放万头鸭,园复千畦姜”。民间更是流传着“姜千畦,藕万陂,利亦比万金之家”的比喻。有俗谚云:“养羊种姜,子利相当”。可见,在古时候,生姜是一种让农民收益颇丰的一种农作物。据清代乾隆时期的《铜陵县志》记载:大通薑(即姜)。今邑大通镇四乡多艺之集镇出售,每岁不下数十万石(担),俗呼大通薑。为什么铜陵人喜欢种姜?是因为北宋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宰相)盛度(公元968~1041年,今铜陵县天门镇人)告老还乡时将生姜、牡丹等种子带回故乡,乡亲们则在盛度指导下开始种植生姜、栽培牡丹。千百年来,铜陵的姜农一直传承着姜阁保种催芽的技艺,如今盛度的第49代后裔盛昌春家仍保留着五堂姜阁,每年仍在为当地姜农保种催芽。据说其中的一号姜阁,距今已近两百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为什么古时人们种植生姜会收益颇丰?是因为古时作为农作物的生姜上市交易后,是被人们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家中收藏备用的,所以它在古时多是以药物面目示人的,并被我国历代名医列为治病救人的一味好药。据现存《本经》《别录》《药性论》《千金·食治》《食疗本草》等众多医书介绍,生姜的药用功能主要有: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等。其用法和用量看具体病情,既可煎汤内服,又可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等。

我国江南地区明清时中医非常发达,尤其徽州地区更是产生了著名的新安医派,成为我国中医药史上一个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重要医学流派。据有关资料介绍,古徽州地区自宋代以来共涌现出著名医家近千人之多,写下各类医学著作800多部,至今仍传世的有400多部,其医家之众、医籍之多、创获之大、影响之深,为我国中医学派和地域流派之最。因其对我国中医的杰出贡献、地位及影响,古徽州因此有着中国明清时中医药“硅谷”的盛誉。其时,生姜一直是徽州郎中给人治病开方的药引与常用药物,更是温疫流行时最重要的一味救命药。

据说在明代中期的一年冬天,江南一带大雪封门,百姓绝粮断炊。于是江南各州县纷纷派遣信使前往京都发送告急文书求救。由于天寒地冻,众多信使在赴京途中不是人病就是马伤,导致其大多未能按时赶到京都。只有经由铜陵的这一路人马没出问题,赢得了朝廷及时拨来的赈灾粮银,解决了雪灾问题。于是,京都官员便问这一路信使,别的地方“送报子”都不能按时到来,你们为什么能顺利到达?信使回说,因为我们经由顺安临津驿换马时吃了“倚马餐”。京都官员一听十分惊诧,说别的驿站不也有倚马餐吗?为什么就顺安临津驿的倚马餐特殊吗?信使说,大人你有所不知,因为顺安临津驿的倚马餐是药膳,其秘方我也不得而知,不过从味道的辛辣与芳香上可以品味出来,其主味配方当是铜陵的老姜。这老姜温胃驱寒,回阳救逆,正好对症,所以就保住了我们的人马安全。后来,这一说法得到京都御医的认可,于是铜陵白姜便从此声誉鹊起,声名远扬。

二、乾隆下江南让其再度声誉鹊起

铜陵白姜,其叶青翠、茎红紫、质鹅黄、形为佛手、厚为肉掌、块大皮薄、汁多渣少,香、甜、鲜、嫩、脆兼备。其优良品质除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造化外,关键在于铜陵姜农于长期生产实践中潜心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栽培技艺:一是姜阁保种催芽;二是深翻高垅栽培;三是空中搭棚遮荫。这三项栽培技艺独具特色,为全国唯一。因此,古时有不少名人对其种植、制作工艺感到惊奇。如清代沈泌就写有《种姜谣》:“畏寒闷置惊蛰卖,是名火姜不易坏,腴田种之燥湿匀,松叶敷阴借遮盖。”

深翻高垅栽培和空中搭棚遮荫,这两种方法通过字面即可理解,是指铜陵白姜的具体耕作、种植方法,而其姜阁保种催芽则有些让人难以了解。所谓姜阁保种催芽,是指将姜种集于姜阁中,通过人工加温、保护姜种安全、提高姜种催芽效果的一种特殊储种催芽方式。这种技艺为全国生姜产区中独一无二。据元代农学家王祯《百谷谱》介绍:“今南方地暖不用窖。至小雪前,以不经霜为上。拔出日,就土晒过,用篰盛贮,架起,下用火熏,三日夜,令湿气除尽,却掩篰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熏令常暖,勿冷冻损,至春,择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种之。”这段文字记述的就是铜陵姜阁保种催芽过程。

提到铜陵生姜,“佘家大院”不能不说。“佘家大院”,古称邓源耆,因马仁山佘姓子孙分支于南宋初期徙居于此,逐渐生息繁衍而成。受隋唐科举制度影响,佘氏家族特别重视教育,专门兴建有“澜溪书院”,引导佘氏子弟勤奋读书,其族人从此人才辈出。及至明代,佘氏子弟屡中进士,尤其佘敬中、佘毅中、佘合中三兄弟连中进士,一时名噪朝野。其中佘可材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官至吏部侍郎,俗称佘天官,官居正四品;佘敬中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官居正三品,是明代与汤显祖齐名、著有《量江记》、《赐环记》、《锁骨菩萨》等作品的著名文学家佘翘之父;佘毅中为明万历二年(1564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因治理黄河有功,加封京堂正四品官服俸。佘氏家族从此拥有“天官府第”的荣耀,成为铜陵最有影响的名门望族。因佘氏宗祠建于大院村,故“佘家大院”从此名扬天下。

佘家大院位于两山之间,实际上是一座长条形山冲,众多农户依山、面对山冲而居。山冲中间有条小溪,清泉四季长流;小溪两岸,大片姜田土质肥沃。这里气候适宜,种姜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人们食姜至少始于西周,《论语》中有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记载。作为2500多年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认为:蔬菜之中唯姜最有益处,可以通神明,除秽恶。故每餐必食姜,没有姜,不吃饭,但不多食。在那饱尝战祸、颠沛流离的时期,其医疗水平极不发达,孔子能活73岁,与其钟情生姜应有很大关系。应该说,孔子那时是将其当药物食用的,所以“不多食”。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苏东坡曾多次在诗词中提及生姜,如“先社姜芽肥胜肉”,“故人兼致白芽姜”等。在我国民间更有许多盛赞生姜功效的谚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早吃三片姜,胜似喝参汤”、“冬吃生姜,不怕风霜……”等。宋代文学家、大改革家王安石则说“姜能疆御百邪”,当是对生姜药效的高度概括。

生姜作为药物食用历史悠久,而作普通食物的历史并不久远。据史料显示,生姜作为食品食用始自明代。当时,铜陵佘家大院所产白姜经多道工序加工成糖冰姜后,因其晶莹透明、玉骨冰肌、芳香四溢、脆嫩爽口、方便携带受到广泛赞誉,广为流传。其时,在京作官的“佘天官”每年春节过后都要带上一些糖冰姜作为礼品敬贡皇帝,馈赠朝中大臣。受到皇上与大臣们盛赞的大院生姜,从此荣获“贡姜”美誉,倍受人们青睐。铜陵生姜自此由药物和调味品成为新型食品,开始名扬天下。这在明清话本小说中有众多记述。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写有:“麝月又捧过一小碟法制紫姜来,宝玉噙了一块”。这里的“法制紫姜”是指按传统方法用嫩姜制作的酱姜。第三十八回作“螃蟹诗”时,宝玉写了“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宝钗写有:“酒末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指的就是食螃蟹时一定要用生姜来祛寒,以免凉及脾胃。

《金瓶梅》第五十四回“应伯爵郊园会诸友,任医官豪家看病症”中写有:“西门庆来到,……众人都下席迎接,叙礼让座……伯爵就催琴童玳安拿上八个靠山小碟儿,盛着十香瓜,五方豆豉,酱油浸的花椒,酽醋滴的苔菜,一碟糖蒜,一碟糟笋乾,一碟辣菜,一碟酱的大通,一碟香菌”。第七十一回“李瓶儿何千户家托梦,提刑官引奏朝仪”中写有:王经玳安打发西门庆梳洗完毕,何千户又早出来陪侍吃了薑茶。

清乾隆帝曾多次微服私访下江南,其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那次是经过宁(南京)浔(九江)古道走的。乾隆皇帝慕秋浦之名,走宁浔古道游江南时,曾在路过大通时吃了铜陵的糖冰姜,称赞其“白如雪、亮如冰、甘辣醇和,有冰玉之美”,食后有“隔夜留香”之感,并因此嘱咐池州府、铜陵县必须每年敬贡“大院生姜”。此后,乾隆皇帝乘舟泊岸梅根(与铜陵大通相邻),与姑娘李凤姐邂逅,产生一段“游龙戏凤”故事,并由此产生经典名剧《梅龙镇》,分京剧和越剧两个版本。此是后话不多说了。但在这次南巡中,乾隆皇帝将铜陵白姜列为“岁贡”,的确是继明代中期的“倚马餐”之后,再度将其名扬天下,使之声誉更加响亮,让铜陵人为之骄傲。

铜陵白姜独特的栽培技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如今,其加工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是铜陵历代姜农奋斗和创新的结果。因此,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其特色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