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散場景到核心金融 業內大咖道破區塊鏈場景落地真相丨一視大講堂

从零散场景到核心金融 业内大咖道破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相丨一视大讲堂

一視財經以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對財經、金融、科技進行生動、專業、有趣的解讀;初創團隊包括業內資深媒體人、金融分析師、策劃編導、品牌傳播等六位核心人員。

文/一視財經

“區塊鏈是一場革命,資本都在進入佈局,2017年區塊鏈應用的創業公司,獲得了約10億的投資總額”,前國家科技部副處長、區塊鏈經濟學研究DAO發起人王學宗在首期一視大講堂暨第一屆全國財經女記者才藝show頒獎典禮上對區塊鏈技術表示了肯定。

據悉,《一視大講堂》是一視財經的公開講座活動,本期主題為“追本溯源 區塊鏈的場景落地虛實”。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視財經主辦、天星資本協辦的《亮出你的美 第一屆財經女記者才藝show》評選活動也順利收官,來自各大媒體的女記者們一一亮相,才藝展示精彩紛呈。當天,各大獎項也悉數出爐。

从零散场景到核心金融 业内大咖道破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相丨一视大讲堂

△前國家科技部副處長、區塊鏈經濟學研究DAO發起人王學宗

王學宗也提醒,區塊鏈技術應用是有前景的,但數字貨幣坑太多,投資須謹慎。“用錢去做傳銷最可怕了”,對於中國大媽入場的數字貨幣,王學宗表示擔心,很多人都是為了投機行為去賭一把,根本不管項目的價值與意義,“很多創業者都開始做公鏈,公鏈是全球競爭,以後80%的公鏈項目都會失敗。”

“區塊鏈行業正處在從1.0到2.0的過渡階段。”清華大學博士後、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會上表示,部分互聯網、互聯網初創企業以及傳統金融企業開始在部分項目進行嘗試應用。

从零散场景到核心金融 业内大咖道破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相丨一视大讲堂

△清華大學博士後、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

百融金服CEO張韶峰也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區塊鏈在信貸中的應用包括人臉識別、欺詐團伙甄別、交易信息保真與同步等等。“區塊鏈共享賬簿技術可以使得每一次信息都及時同步在單一賬簿上,使得信息同步、資金清結算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从零散场景到核心金融 业内大咖道破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相丨一视大讲堂

△百融金服董事長張韶峰

此外,著名互聯網金融律師、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亦坦言,區塊鏈也許是一場技術革命,但不是萬能的,替代不了法律法規,正如它替代不了法定貨幣一樣。

區塊鏈的應用將從零散場景中延伸至核心金融領域

早在2016年12月,區塊鏈首次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寫入國務院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接著2017年底至今,區塊鏈一直處在大家討論的中心。

5月19日,付立春指出,所謂區塊鏈技術是由多方共同記錄和維護的一個分佈式數據庫,該數據庫通過哈希索引形成一種鏈狀結構,其中數據的記錄和維護通過密碼學技術來維護其完整性,使得任何一方難以篡改、抵賴、造假。

同時,一視財經梳理發現,金融似乎正在成為中國區塊鏈最熱的應用戰場。

“區塊鏈金融應用的領域包括支付清算、銀行徵信、數字票據、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貸款業務等等。”付立春指出,從發展路徑來看,區塊鏈的應用將從交易頻率低、交易金額小的零散場景中逐步向核心金融領域延伸;從影響深度來看,區塊鏈技術有可能全面顛覆現有商業模式。

張韶峰則表示,人工智能+區塊鏈在信貸中的應用包括人臉識別、活體驗證、聲紋識別、智能語音服務、交易信息保真與同步、欺詐團伙甄別等等。

“ 比如具體到交易信息保真與同步來講,有時一次借貸交易會由多個貸款方、擔保方、助貸方、借款方這4方、甚至更多方參與才能完成;借款申請、打款、每期還款、還款之後的分賬這些動作對應的信息需要及時在多方之間傳遞,並且確保真實性、不可篡改性;而區塊鏈共享賬簿技術可以使得每一次信息都及時同步在單一賬簿上,使得信息同步、資金清結算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付立春亦談及區塊鏈在不同金融公司的應用:從 A 股上市公司層面來看,上市公司的佈局基本集中於應用層,處於研發投入尚未對公司業績產生貢獻。目前以主題投資為主,如恆生電子、用友網絡等公司。從新三板掛牌公司層面看,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應用開始逐漸走向多元,包括技術服務商、金融、供應鏈、文娛等領域應用場景較為成熟的公司。如雲計算、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首都在線等。

从零散场景到核心金融 业内大咖道破区块链场景落地真相丨一视大讲堂

△著名互聯網金融律師、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

區塊鏈金融面臨監管政策等挑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區塊鏈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真正落地的應用甚少。

“基本上都處在概念驗證階段,尚未大規模商用。”付立春坦言,根據Gartner曲線顯示,區塊鏈已經達到了輿論炒作的巔峰,但區塊鏈技術成熟仍需要5—10年時間,目前金融行業對於區塊鏈技術還處於初步應用的階段。

他還進一步分析指出,區塊鏈金融面臨以下挑戰:一是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導致不可撤銷和回滾;二是區塊鏈的“離線升級”如何適應架構的靈活迭代;三是區塊鏈“去中心化”如何實現全網宕機、凍結賬戶;四是區塊鏈的“弱性能”如何替代高性能的現有支付系統;五是區塊鏈的“去審查”如何對接未來的監管科技。

亦有專家早前表示,目前,區塊鏈仍處於前商業期,投機屬性是其發展的最大障礙。

此外,一視財經注意到,隨著數字貨幣的低迷和ICO被監管部門明確禁止,不少企業打著區塊鏈的旗號開展非法的ICO活動,因此,不少人士誤將區塊鏈等同於ICO。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一再強調,區塊鏈不等於幣圈,技術是中性的,關鍵看應用的領域和場景。

“前一段時間很多機構還有一些個人披著區塊鏈的外衣,開展一些非法的ICO,比如說虛擬貨幣交易等這樣一些活動,這些都是對互聯網安全包括終端的安全、平臺的安全、網絡技術和金融的安全帶來了一些新的挑戰。” 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日前在公開場合更是指出。

肖颯亦坦言,區塊鏈這種技術可以在公共治理、智慧城市、商業運營、金融服務等眾多領域給大家驚喜,也一定會有偉大的企業誕生。但是,區塊鏈不是萬能的,替代不了法律法規,正如它替代不了法定貨幣一樣。

一視財經

財經短視頻第一自媒體

發現財經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