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为百姓幸福描绘生态画卷

每隔一段时间,成武县的摄影达人王泽彬都会到位于北部城区的乐城河湿地拍鸟。“随着乐城河、东鱼河、郜城河和文亭湖水系的连通,生态效果明显,吸引了各类水鸟在此栖息。”王泽彬说,每次他把照片发到网络上,都会赢来网友点赞留言。昔日一片淤泥滩涂,如今变得碧波荡漾、水鸟翩翩,也让生活在附近的群众幸福感倍增。去年以来,成武县将生态优先战略摆在突出位置,一场建设幸福成武的攻坚战已全面打响。不到两年的时间,成武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碧水蓝天之中,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成武县,“两山”理论正从理论变成实践。万亩城湖是成武特有的自然文化遗产,湖泊、河流、湿地整体连通,自成水网体系。在城市建设中,成武县结合棚改实施北部城区6.5平方公里整体拆迁,突出“城湖一体”的水韵特色,对城市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实施了东鱼河国家湿地公园、文亭湖二期三期、郜鼎湖、伯乐湖、乐城河综合开发等12个建设规划,生态格局全面拉开。积极引进安徽华力、山东路桥等大型公司,全部采取“PPP”模式,规划水系绿化面积1.7平方公里,道路18条,桥梁9座,中小学校8处,医院1所,并配套建设广场、公园等文化设施,总投资约16亿元。目前,6处回迁安置区正在建设;新建、改建道路26公里;开挖湖区45公顷,整治河道水域面积29公顷;8处中小学校可实现秋季招生。文亭湖作为该县首个建成的水利湿地公园,原始地貌为鱼池、苇塘等,目前已成为一处水清树绿、莺啼鸟鸣的生态旅游景区,是全县的一张生态名片。它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系统,春花浪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夏日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乘凉,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68岁的刘明华,打小就居住在乐城河北岸,说起这些年的变化,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变。平房、土路、臭水沟,是刘明华对以前乐城河沿岸的评价,“那时各家盖房子没有什么标准,道路没有规划,再加上河道多年淤积导致堵塞,特别是夏天来临就会蚊蝇乱飞、恶臭扑鼻。”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乡亲们手里有一些钱了,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愿望也愈发强烈了。去年,成武县将乐城河沿岸列入棚户区改造,对王林、东关、刘楼等村居进行拆迁,建设乐城河生态公园,原居民搬迁上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乐城河生态公园设计基于成武独特的“水城”特色,展示“伯乐故里、水韵新城”的城市风情,塑造“城水共生、人水互动、可游可品可憩可赏”的带状新体验空间,构筑成武生态新景观形象。“现在的乐城河被改造成了公园,成了我们经常散步的地方。你看我们这儿环境多美,越来越适合养老了!”刘明华说。

湿地被誉为城市的“绿肺”,在棚改工作过程中,成武县积极打通各个水系,营造生态走廊,培育原生湿地,实现绿色发展。更多的居民将搬进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水体清洁、景观优美、生态平衡的景区里居住,群众既安居又宜居,幸福指数自然节节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