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飞雁”变身“还巢凤”,石柱男子带领贫困户走出“材”富路

“南飞雁”变身“还巢凤”,石柱男子带领贫困户走出“材”富路

夏日,走进六塘乡六塘村海拔1500余米的山间田野,站在蜿蜒盘旋的产业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生机盎然的中药材基地——郁郁葱葱的半夏、开满白花的黄精、生机勃勃的党参……

在六塘村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的时候,“外地人”隆德却来到这里,弯下腰踏踏实实刨土垦荒,打理150余亩中药材,帮助当地部分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务工挣钱的梦想。这个故事,还与他的两个老同学有关。

第一个老同学 坚定他返乡种药材决心

近日,记者在六塘村看到,隆德正在地里观察半夏的生长情况。不远处,工人们正在管护中药材。

“南飞雁”变身“还巢凤”,石柱男子带领贫困户走出“材”富路

今年50岁的隆德,是南宾街道居民。前些年,他曾外出到广东等地务工。

2015年,在外奔波多年的隆德,动了“倦鸟还巢”的心,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

但是,回乡创业做什么呢?

他想从种植业做起。可是,究竟种什么能挣钱呢?

正当他迷茫的时候,在成都中药材行业工作的高中同学返乡探亲。简短的同学聚会上,彼此的深入交流,坚定了隆德规模种植中药材的信心。

2015年末,隆德怀揣着创业之梦回到家乡,正式开启了返乡创业之旅。

第二个老同学 帮助他找到种植好基地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

2016年春节的一天,寻找基地无果的隆德在县城“闲逛”,偶遇另一位高中同学——六塘乡政府干部冉哥。同学相见无话不说,等隆德讲明自己的烦恼后,冉哥一拍手:“这事我有谱!”,当即驱车带着他前往六塘村考察。

六塘村地处七曜山脉,海拔1500米左右。优良的气候环境和适宜的土壤条件,为各类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六塘境内本就生长着各类野生植物药材,如铁皮石斛、天麻、茯苓、灵芝、百合、杜仲、重楼、黄精、半夏、党参等。当地老百姓长期以来也有野生采摘和零星种植中药材的习惯。山间有一些小盆地,本是以前的烤烟生产基地,后因劳动力大量外出而闲置下来,这些小盆地十分适宜种植中药材。

“南飞雁”变身“还巢凤”,石柱男子带领贫困户走出“材”富路

晚上回到家,隆德将考察结果与远在成都的老同学通过电话商量后,吃下了进驻六塘村种植中药材的“定心丸”。

2016年4月初,隆德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在六塘乡六塘村海拔1500余米的山上,流转了150亩土地。

种植基地一定下来,勤劳能吃苦的隆德立即进山安营扎寨,从此和当地老百姓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一边学习药材种植技术,一边向成都老同学请教相关问题,步步为营,严守种植规程。

日子一天天过去,规范的半夏基地、黄精基地、党参基地里,中药材茁壮成长,一天比一天“惹眼”。

看着中药材种植步入正轨,隆德开始寻找市场。

时逢中药材行情“看涨” 预计年销售额140万元

在成都老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下,隆德的中药材走上了复合销售渠道——欢迎收购商上门,同时在互联网上开辟通道,走“互联网+”的路子,另外还将中药材种子销售到全国各地。

“南飞雁”变身“还巢凤”,石柱男子带领贫困户走出“材”富路

为了学习更多关于电商的知识,隆德参加了当地政府举办的相关培训班,并聘请专业人才来开网店,专门销售自己生产的中药材。

隆德告诉记者,他种植的中药材目前长势喜人,按照如今的中药材市场行情,加上卖种子的收入,今年收入140万元没得问题。

“等生产和销售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后,我还会思考在多方面进一步拓展,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也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隆德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