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父子负责招安,那对父子负责叛乱

贾似道的人生(十一)利用李璮抗衡忽必烈,是贾似道的一大败笔


1258年,蒙哥发动了他生平的第一次攻宋之战。此时蒙古大部分主力随旭烈兀西征,蒙哥可动用的兵力基本来自中原汉军。淮河以北大部分汉人军阀都听从了蒙哥的调令,只有山东李璮是个例外。

李全死后,其妻杨妙贞从宋国降回蒙古,由李璮承袭其位为益都行省。经过数年的发展,李璮的势力逐渐延伸到益都以东及东南,包括胶(今胶州)、潍、莒、密(今诸城)、宁海(今牟平),已经将近乎整个山东半岛控制于手。

这对父子负责招安,那对父子负责叛乱

为了稳定自己的势力,李璮又娶斡赤斤之孙塔察儿妹妹为妻,与蒙古“黄金家族”建立联姻。在辖地之内,李璮还更改官制、招聘儒生,隐然生出拥兵自重的苗头。

拥有与宋对峙的战略要冲,使李璮肆意地向蒙古中央政府要钱要粮,蒙哥不但从山东半岛征不到任何税收,连兵马都无法随意调动。不过,此时的李璮还不敢做得太绝,虽然他以以“益都乃宋航海要津,分军非便”为由拒绝随蒙哥出兵四川,但也开始在淮南对宋出兵。

1258年(宝祐六年)十一月,李璮向淮南东路发动进攻,以配合也柳干在淮南西路的攻势。

但就是这一场应付式的小规模战争,却给南宋带来的不小的麻烦。李璮军连破海州(今连云港)、涟水军,海州通判兼河南府计议官侯畐战死,全家妻、子七人同时遇难。海州宋军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两淮的最高级别长官为两淮制置使贾似道,贾似道虽然在淮南西路狠狠地打击了也柳干的军队,并致也柳干在扬州城下身死,但是在淮南东路却失去了对海州、涟水军的控制,可谓惨败。贾似道被迫“上章引咎”。

只能说,这是因为贾似道过于轻视李璮了。

这对父子负责招安,那对父子负责叛乱

乐清蒲岐下侯宅村旌忠庙

山东,这是个充满反叛意识的地方。人北宋后期开始,就有各种对抗中央政府的武装势力出现。包括宋江的梁山泊、金国的红袄军,然后就是李全与李璮。这对父子凭着超强的反叛才能,控制了山东东路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当年的李全,在贾似道父亲贾涉的招安之下,叛金降宋,为南宋抵抗金兵出了不少力,也给南宋两淮的防线减轻了不少的压力。然而,李全对南宋的无度索取以及南宋对北地汉军的不信任,使李全最终叛宋生死。

李璮完全继承了其父的基因,他试图在蒙宋之间玩弄权术,并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1260年,忽必烈撤离鄂州战场上,回到燕京开始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战争,蒙古开始陷入分裂状态。此时的忽必烈,四面楚歌,北有阿里不哥;南有刚打过一场大战的宋国;境内的汉世侯正在观望形势并随时可能叛乱。

因此忽必烈在四月自立为汗之后,首先派出郝经为使者,希望可以用签订和约的方式暂时安抚住南宋。又授予李璮“江淮大都督”封号,意思是只要李璮往南攻下宋国的江淮之地,那些地盘就全都是李璮的了。

借道山东从涟州入宋的郝经,却遭到李璮的刁难,为阻止郝经南下,李璮又发动了对宋的侵扰。郝经被迫绕道宿州,拖了五个月后才进入宋国的扬州。理宗下诏“誓不与北和”,在贾似道授意下,李庭芝就直接将郝经其扣留软禁在真州仪真(今仪征)十六年。

显然,这是贾似道与李璮相互配合,以阻止与忽必烈签订和约的一致性行为。

这对父子负责招安,那对父子负责叛乱

与蒙古的战争暂时结束,回朝升任左相的贾似道,开始将全部心力放于国内的改革之上。

虽然他知道忽必烈面临着危险境地,但南宋一来由于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再也无力发动一场北伐战争;二来,贾似道将对付忽必烈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李璮身上。为此,贾似道给李璮画了个巨大而诱人的饼。

受到怂恿的李璮,终于熬不住称霸山东的雄心。1262年二月,李璮尽杀蒙古戍兵,以涟水、海州三城之地降宋。宋理宗对李璮的投降并收获涟海诸州,欣喜若狂,做诗赐贾似道,以彰显其功绩。在贾似道的主张下,南宋授李璮为保信宁武军节度使,督视京东、河北等路军马,封齐郡王,并追复李全官爵。

让贾似道与李璮都未曾料到的是,在与阿里不哥争战的关键时候,忽必烈还能汇集出十七路汉军,以雷霆之势杀向李璮。

李璮反叛忽必烈,南宋还是给了实质上的支持。六月,得知李璮受困济南的消息,贾似道派青阳梦炎率军北上援助,又拔了五万两银准备给李璮。夏贵由淮南西路向北向东进军。但是离开江淮天险的宋军,已经不会打战了,他们也觉得没必要去支持李璮与忽必烈的战争。因此到了山东之后,青阳梦炎(1275年随高达降元)瞧着形势不对,直接退兵。扬州赵都统率宋水军从海路到登州后,也停止不动,滞留数月后无功而返。

粮尽援绝的李璮就此兵败身死。

这对父子负责招安,那对父子负责叛乱

忽必烈军趁势横扫山东,降宋的徐州总管李杲哥战死,夏贵惨败于宿迁,丧失军资无数。因李璮叛乱而被宋军占领的诸城全部被忽必烈军收复。自此,忽必烈拔掉了心头的一根大刺,并借机整顿汉军,收回大部分兵权。而宋国,在耗费无数钱粮之后,一无所获,反而将两淮防线赤裸裸地暴露在忽必烈面前。

擅守而不擅攻,缺乏一个能够带领宋军攻城拔寨的统军大将,这已经成为南宋后期的一个致命弱点。但是这个弱点一直到南宋灭亡都没有得到解决。

这对父子负责招安,那对父子负责叛乱

贾似道像

李璮,算是贾似道人生中的一大败笔,原因之一是贾似道过高地估计了李璮的实力,原因之二是贾似道与忽必烈实在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在平定李璮之后,忽必烈转而全力击杀阿里不哥。南宋,只能开始进入倒计时状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