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從以政府為導向到以市場為導向,這個轉型過程無疑會帶來經濟的陣痛,但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接受的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今年的4月10日,領導人在博鰲論壇上宣佈儘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的外資限制,汽車產業變革的號角自此奏響。

這種事情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內心其實是毫無波瀾的,真正的波瀾都在企業界。

一個月後,總理訪問日本,其間參觀了日本車企豐田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核心技術,從事後媒體發佈的照片來看,當時總理的臉色稍顯凝重,唯一一張有表情的,更像是在強顏歡笑。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有媒體揣測:總理臉色凝重,是因為他終於看到了真正的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原來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都是在騙補啊!

這種揣測並非是空穴來風,11天后,工信部發布了一紙公告:將共1882款新能源汽車移除財政補貼列表,似乎佐證了這種看似毫無根據的揣測。

新能源汽車停止財政輸血,傳統車企又改革再開放下即將迎來外患,整個汽車產業的未來似乎蒙上了一層陰影。

汽車產業長期享受政府扶持,早已是無需明說的事實。從傳統車企的外資股比限制,到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輸血都是明證。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拿新能源汽車來說,如果說特斯拉之流是以市場為發展導向的話,那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完全是以政府為導向的了。

按照政府的構想,到2020年,中國的新能源車要實現累計推廣500萬輛的宏遠目標。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在“十三五”的藍圖裡,針對新能源車的財政補貼支出要達到3900億。

於是乎,國家大扶持、財政大輸血、政策大傾斜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典型的發展特性。不可否認,新能源目前準確來說電動車儘管已經成為了汽車產業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但在這種時代浪潮下,中國並沒有產生馬斯克,倒催生了不少“賈躍亭”。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在百度上搜索“新能源車 騙補”,其相關搜索答案高達駭人的172萬次,其中的典型案件更是層出不窮。

2016年9月8日,財政部曝光了蘇州吉姆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和河南少林客車等5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意圖騙補國家財政補貼,涉及騙補金額超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僅僅是個案。

之後,財政部等四部委對93家主要新能源車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93家新能源車企中就有72家騙錢,騙補車輛總計達到76,374輛,涉及金額共92.707億元,平均一輛車騙12萬!

據中汽協數據,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萬輛,此次涉案車輛總數超過去年總銷量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2015年每賣出4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是騙補的。

當國家意識到“騙補”成為行業慣例後,暴風驟雨般到整理措施就來了。從2017的雙積分政策、到今年2月份的退坡政策,再到補貼新政的各項調整,以及明確規定6月11日為過渡期截止日期……

自此,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向了快速增長的神壇。

在國家開始砍斷輸血管後,對生產新能源車企的補助便陡然銳減,以比亞迪為例,2015年、2016年分別拿到了政府5.81億和7.11億,但在2017年國家補助僅為800萬。國家補貼的減少,直接影響了比亞迪今年一季度的業績,據媒體報道,一季度比亞迪淨利潤暴跌83%,市值蒸發700億。

比亞迪就像新能源汽車的一面鏡子,映射出了新能源車的尷尬現狀——國家一斷奶,真的就什麼都不是了。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補貼則活,斷奶就死”,並不僅僅侷限於汽車領域,光伏產業同樣也是如此。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從數據上來看,中國的光伏產業可謂是風光無限,“光伏製造業世界第一”“光伏發電裝機量世界第一”“光伏發電量世界第一”,但隱藏在這背後的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戳破一個世界第一的幻象只需6個月。

2018年5月31日,國家針對光伏產業的財政補貼進行政策調整,發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事項的通知》,這個通知的要點,說白了,就是國家開始降低補助,不讓瞎整那些產能過剩的項目了。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一紙調整政策下,天朝A股光伏產業板塊蒸發了幾百億,直接讓其坐不住了;先是11位行業大佬聯名致信新華社,後是直接集體拜會國家能源局,活脫脫像一個沒斷奶的孩子,哭著喊著要家長抱。

猛然間回頭,我們才發現原來光伏產業所謂的世界第一,不過是國家財政輸血撐起來的一個巨嬰罷了,一離開財政的輸血,立馬就打回了原形。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長期以來,依靠財政補貼來發展一個產業,是中國式經濟發展的典型特徵。

財政補貼的本意是提升中國企業在戰略性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但帶來的往往不是核心競爭力的快速進步,相反,造成的是哪裡有補貼,哪裡就有騙補,間接導致了部分企業的發展心態出現了異化,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唯政府導向的投機企業和投機分子,人人都盯著國家財政補貼的這塊”唐僧肉“,弄得整個產業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總理參觀豐田後釋放出大信號,靠財政輸血的產業,好日子到頭了!

當一個企業乃至一個產業患上“財政補貼依賴綜合症”,哪怕它是所謂的世界第一,諸如新能源車、光伏產業等等,其實也不過是一個未完全“斷奶”的畸形巨嬰兒罷了;如果不是國家突然來一次財政輸血“急剎車”,恐怕至今它們還沉迷於天朝上國、世界第一的黃粱美夢中。

很明顯,在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下,靠補貼存活的企業乃至產業都註定要被時代淘汰。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曾明確指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今,也是時候讓這些未斷奶的巨嬰們自己出去覓食了,倘若真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擊即潰,那要解局君說也並不足惜。

畢竟,靠財政補貼才能存活的產業,絕對撐不起大國崛起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