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震撼」簡歷:90後女神,23歲發表《自然》,24歲牛津博士畢業

提到90後,有人說那是個性張揚的一代,也有人說那是垮掉的一代,不管在大家的印象裡90後是怎樣的一代,他們都是有特色的一代。

在電子科技大學也有這樣的一個90後,她18歲留學英國;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23歲發表《自然》,24歲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25歲回國工作,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教授,她叫劉明偵,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

學生時代,她是一路開掛的女神學霸

一份“震撼”簡歷:90後女神,23歲發表《自然》,24歲牛津博士畢業

18歲,對於女生來說,那是一個如花的年華,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是劉明偵18歲留學英國。本科就讀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2011年以全系第一名畢業,隨後分別於劍橋大學攻讀碩士、牛津大學攻讀博士,並在2015年於牛津大學畢業,用三年時間就取得了博士學位。

總結劉明偵的大學生涯,大家習慣用四個字:一路開掛。

博士期間發《自然》,那年她23歲

一份“震撼”簡歷:90後女神,23歲發表《自然》,24歲牛津博士畢業

2013年9月,23歲的劉明偵在世界科學領域頂尖雜誌《自然》(Nature)正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劉明偵也因此成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最年輕的中國女學者。

其具有獨創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結構、工藝製備及其材料性質等研究成果,有利於解決困擾該領域向疊層電池以及工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了國際同行和專業媒體的高度評價。值得一提的是,僅三年時間,該論文的Google 學術目前引用量已超過3000次,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內他引次數最高的三篇論文之一。

濃濃的川渝家鄉情,她選擇回國

2015年10月10日,劉明偵正式成為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與學校簽訂協議到微固學院工作。劉明偵說,作為重慶人,一直有濃厚的川渝家鄉情結,她願意放棄在英國的職位回到中國,來到電子科技大學,下定決心要為學校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儘自己的力量。

各種榮譽加身,她只專注科研

一份“震撼”簡歷:90後女神,23歲發表《自然》,24歲牛津博士畢業

由於自身的閃光點太多,回國以來劉明偵就受到了諸多媒體的關注。“90後學霸”、“女神老師”成為她的標籤,佔據很多媒體的頭版頭條。但劉明偵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她自動屏蔽了一切干擾,低調做事,專注科研、潛心學術。

2016年3月,劉明偵憑藉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選了第十二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另外,通過半年時間準備籌謀,她又於2016年7月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這一中心成為連接電子科技大學化學相關的優勢團隊與學科的紐帶,使化學與材料、能源、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助推電子科技大學化學學科成功進入ESI前1%。

關於未來,她想當個有擔當的90後

作為一名老師,她經常和學生一起討論問題,並將自己的所學全部注入到工作之中,用90後的思維給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授課、解疑,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因此她又多了一個頭銜——90後女神老師。

但是在談到自己的未來時,對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著清晰的定位——“成為一名‘有理想、有責任、能堅持、有擔當’的人,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和期盼。”她說:“很多人說我運氣好,是的,我運氣非常好,一路走來遇到了好父母、好老師;在成電遇到了好領導、好同事、好團隊,但更重要的是,我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

簡單平實的話語擲地有聲,這是一個90後的謙虛與擔當,更是一個科研工作者的態度。不管90後是怎樣的一代,我們都希望90後是有擔當的一代。

歡迎關注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招生辦頭條號——“成電招生”,獲取更多電子科大精彩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