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迎著初夏的陽光,蓮舍公益書房、國學教育,愛心扶貧“山果”班已經開到第二期的第二階段,我們要向所有關注、支持“山果”公益的愛心人士說聲謝謝……

回望曾經一起走過的路,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證明“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一期山果班啟動)

在每一位參與公益授課的老師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大愛無疆的力量;

在每一位伸出援手的愛心志願者身上,我們聽到愛心幫扶、文化扶貧的呼喊;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知名教育家趙開中)

在每一位小“山果”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如甘霖般潤澤了他們的心身;

在二十位“山果”們的眼睛裡,我們看到他們積極向上的努力和進步;

感謝大家,我們才有戰勝困難,戰勝命運的巨大勇氣和繼續前進的信心……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淮陽心理協會會長劉海燕)

有人說,人是感受和傳遞愛中得到幸福的;

我們山果班全體愛心教師所履行的職責,何嘗不是對愛的一種“幸福的延續”————

我們要告訴人們,世界上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渴望關愛和陪伴;

我們要告訴人們,傳統文化國學教育的重要意義,我們民族傳承下來的文化具有強大無比的力量,如此美好……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剪紙藝術家劉秀華)

對於這樣一個需要全社會力量,才真正改變“孤殘困守”家庭孩子命運的公益事業,我們當然時時力有不逮,但我們願意為此而竭盡全力。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綠葉顯示,人生的美好要用生命的善良擔保。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西泠印社社員李中華)

面對現實的嚴酷,儘管我們有時也會顯得脆弱、彷徨、迷茫、退縮,儘管我們也不都總是那麼堅強,但是,我們決不苟且於無視和麻木,決不。因為我們深深懂得,愛是人類靈魂中唯一的選擇。

一:以文化人、愛心傳遞,拓展“山果”們的世界廣度和深度

人世間正因為有了愛,才有了光,所有的裂縫才散發出光芒。蓮舍書房公益教育,無非是一點一滴的愛積累起來,舉辦到第二期,只能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知名小說家紅鳥)

但是,人生難得與愛同行。我們常常把孩子比作祖國的花朵。每一朵花兒的盛放與沉默,並不象春風拂面那麼來去自如,沒有人能知道生命會給你一顆什麼樣的種子?也沒有人肯定這顆種子會降落何處,是肥沃溫潤還是荒蕪貧瘠?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高級教師、本地文化學者李濤)

第二期“山果”班的十個孩子,在徵得他們本人和校方同意後,文中皆用實名。其中四個九到十一歲的孩子,是馮塘鄉朱文莊小學的孩子。他們分別是九歲的朱海清,他的父親今年六十五歲,海清的母親據說是一天只知道在地裡幹活的老實人,今年大概是五十三歲。十一歲的朱嘉樂和九歲的朱康樂是哥倆,這小哥倆的母親,在他們兩三歲的時候,就再也沒有回來過。還有一位張宗豪今年十歲,據說是單親家庭,他們有個相同點,就是全部來自農村文化教育薄弱環節。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蓮舍書房執行人之一雷清芝)

還有六位十三到十七之間的學生,是豫東武術學校的少年。學校是寄宿制,規定一個月放假一次,也就是過年的時候,他們才可以見到爸爸媽媽。

他們分別是十三歲的閆浩哲來自淮陽朱集鄉,十四歲的張軍來自周口市的搬口鄉,十五歲的魏英豪來自淮陽黃集鄉,十六歲的劉恩賜現在家在淮陽西關,十七歲的李華和蔡雲龍分別來自淮陽的劉振屯鄉和扶溝縣呂潭鄉。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一期山果班結業時身著蓮舍書房贈送的短袖衫和愛心教師倪莉、伯翊影視牛牧簫等合影)

山果班最初的目的就是傳播國學教育,以文化人。我們自以為飽經滄桑,閱透人生,心早已被磨出厚厚的老繭。很多事讓我們無動於衷,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和貧困孩子的現狀,讓我們忍不住想做點什麼。九歲多的朱海清,身高才勉強超過一米,瘦得皮包骨頭。身上的衣服都看不出本來的面目,細細的脖子上積滿了黑垢,看不出本來的膚色,腳下不知穿了誰的一雙極不合腳的拖鞋,且後半截是斷裂的。記得他第一次來,四月底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他竟然只穿了一件棉衣。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一期山果班走進太昊陵感悟伏羲文化活動)

這時候我的心底,忽然湧起深深的悲哀和無力感。毫無疑問,每個小“山果”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些“山果”,他們就是中國現階段留守兒童、少年們的一個縮影。我發了一個有關求助信息的短視頻在朋友圈。不出意外,有幾位朋友立刻響應了我,更多的朋友在關注、詢問情況。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教師:知名油畫家蔚國銀先生為第二期山果班授課)

孫曉萍是淮陽攝影協會的一位女攝影師,她急匆匆第一個趕到蓮舍書房,午飯都沒有吃,帶著朋友開著車,帶上我和小海清,到附近的童裝店買了兩身衣服和一雙拖鞋。太昊陵管理處的莊秋微,抽出工作之餘的午休時間,急匆匆買了雙鞋子送過來,還親手給孩子穿上。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二期山果班學生和愛心教師、學校校長、教師合影)

馬娟,一位時尚美女,也帶著自己的朋友,送來了三身知名兒童品牌的衣服。看得出挑衣服的是很用心,穿在海清身上都很合適。蔡媛媛,翰高蓮舍的總管,冒著小雨,拿來許多閒置的衣服給孩子們。這一刻,人間有愛……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愛心志願者馬娟為孩子送來了嶄新的衣服)

週六上午的課程,上午我帶領孩子們學習了《千字文》。蓮舍公益書房的初衷,就是在國學經典閱讀中感悟立德修身之道;面向留守兒童和貧困兒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增強中華文化認同感;讓他們在親身參與中體悟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之美,激發自豪感和自信心,進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小山果朱海清在愛心志願者孫曉萍等人的帶領下試穿新衣服)

下午,因緣巧合之下,有幸邀請到了著名油畫家蔚國銀先生,為孩子們講解了油畫基礎知識和人生經驗。在蓮舍的會議室裡,蔚國銀先生在投影儀上放了自己的作品,一邊播放一邊講解。其間,他讓一個孩子讀了自己寫給兒子的短信。聽著感人至深的文字,深深懂得了父愛如山,男人擔當和深沉厚重的感情。這一刻,幾個大孩子眼睛都溼潤了。幾個小孩子們懵懂中也默然不語。或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也感悟到了親情和成長的意義。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太昊陵管理處工作人員莊秋微親手為孩子穿上剛買的鞋子)

無論我們有多忙,個人的名氣多麼驚人,卻始終被一種奉獻的力量牽絆,被一種大愛溫暖,被一種責任召喚。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蓮舍主管蔡媛媛冒雨回家拿來了很多衣服送給孩子們)

希望從來也不拋棄弱者!希望就是我們大家的力量。蓮舍書房、國學教育,山果公益、愛心扶貧。通過邀請名家參加書房授課,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在名家充滿正能量的智慧中,孩子幼小的心靈已經開始照耀著一種特殊的陽光,那就是理想和希望。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花花牛淮陽總代李明輝經理為山果們送去愛心奶)

二:弘文勵教、立德樹人,重塑“山果”們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無法想象那些沒有理想、不憧憬明天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就如同我們無法想象沒有陽光的日子一樣。希望從來也不拋棄任何一個人。沒有什麼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沒有什麼可以把人打動,除了溫暖的雙手……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二天是週日,同時也是蓮舍公益書房發起人、翰高集團董事長房墉先生,在《千字文》的故鄉沈丘、槐園文化步行街舉辦的系列活動之一的重頭戲,傾力推出的“唱響中原文化新篇章,千家萬戶共誦《千字文》”大型文化活動。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二期山果班參加槐府舉辦的“千家萬戶共誦千字文”大型文化活動)

因為,由作者本人所策劃、編劇的幾部微電影“槐鄉”系列和“龍鄉”系列部分演員也要在槐園文化步行街一百五十米紅地毯上走秀。所以從早上開始,作者這邊抓緊組織了三十餘人六輛車,大家約定一點左右在蓮舍集合出發沈丘。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站在千家萬戶共誦千字文,最前列的第二期“山果”班的孩子們)

這時,我們蓮舍書房的愛心公益教師雷清芝大姐,說花花牛淮陽總代的李明輝經理,看到昨天發的朋友圈了,很受震撼,今天要準備為孩子們送來一些愛心奶。據雷大姐介紹,這位剛剛三十來歲的帥哥,和我一樣是太康人,平時也參與了很多的公益活動。這次看到我們在朋友圈發的信息,主動和雷大姐聯繫。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第二期山果班的孩子和教師共同觀看公益微電影《媽媽的木的》)

這位樸實的年輕人,沒有動人的語言,有的只是一種不圖報酬,大愛無私的精神。他的初衷很簡單,在把關懷帶給世界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正能量,收穫了幸福快樂。

為期十五天的首屆三槐「雙創」文化節文化活動,完全可以載入沈丘文創史。5月20日這天,六百多米的槐園文化步行街人山人海。幾千名群眾攜老扶幼,攜家帶口參與盛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黃口小兒,人人手持槐府人贈送的《千字文釋解》齊聲高朗誦“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這是翰高人把“槐文化”提升到精神圖騰的高度,來進行全面深化宣傳的重要里程碑事件,一個奠基石般的開創性文化產業探討。“芳林廖落,一枝獨秀”,這該是多麼艱難又是多麼可貴。在多年的“槐文化”普及中,翰高人不惜一切代價,邀請了眾多專家、學者、文化精英等,開展了無數次以弘揚家鄉為主題的文化活動。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讓無力者振作,讓悲觀者前行。5月26日週六,這個日子也是蓮舍公益書房“山果”班開課的時候。這週四位小“山果”要參加學校舉辦“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也是六位大“山果”放假回家的日子。所以,我本打算讓所有的愛心志願者也在家輕鬆過週六。但是,久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強烈的要去這些小“山果”學校,家裡實地感受一下的念頭忽然湧上來。於是,我聯繫了愛心教師雷清芝大姐還有知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心理諮詢師、蓮舍書房愛心志願教師、淮中的趙開中老師,他們都答應推掉其他事,一塊兒去。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蓮舍公益書房愛心教師、志願者走進山果學校和家庭)

就這樣,我們匯同愛心志願者李明輝、馬娟出發了。在導航也無法指路,走錯了很多路的情況下,下午三點多,我們終於到了淮陽縣馮塘鄉的朱文莊小學。

學校門前有片空地,教師帶領學生正在準備表演節目,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每年的“六一”和“元旦”都是他們的“狂歡節”。很多家長聚集在這裡,等待著自己的孩子表演的節目登臺。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朱校長和村幹部很熱情地歡迎我們,陪我們走過泥濘不堪的小巷,來到了小“山果”朱海清的家。走進他們家的院子,言語在這一刻是貧瘠的,但是我們的確無法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悲傷。尤其痛心和震撼的是,一個家庭的貧困並不可怕,但是文化上的貧瘠和無知,才是毀滅一切的根源!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這個家的一切,超越了我們所能想象的普通人生存的底線,村幹部給我們指他們平時睡覺的地方,讓我們不忍面對。如果說這樣一個連基本的衛生都無法保證的生存環境,讓一個九歲孩子能看到的是什麼?能看到希望和夢想?還是幸福和美好?所幸,村裡和鄉里看到他們的困難,正在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幾位建房子的師傅七嘴八舌說開了:“才九歲的人,年邁父母在田地裡埋頭苦幹,他回來要做飯,收拾家,這樣的家,這樣懂事的孩子,真得好好幫幫他。”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我們在村幹部的帶領下,趕到地頭,見到了他們年邁的父母。村幹部還有孩子的父母一再表示感謝,拿起他們手裡的水,一再請我們喝;還口稱我們為領導,這多少有點讓人啼笑皆非。

小海清父親六十五歲,多年患病,喪失勞動力,只能從事簡單輕鬆的事;母親五十三歲,不識字,一天到晚幹,有時只吃一頓飯。小海清是他們唯一的男孩子,他們家上面三個女孩子,都早早嫁人了,生活也都勉強維持、自顧不暇。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安慰和鼓勵的話,在此刻多麼的蒼白無力!面對如此艱難的生活,這對年邁的父母,柔弱之軀內蘊藏的活下去的力量,誰說不是一種堅強?

他們極樸實地說了一句:“太感謝大家,好心人太多了。村裡和鄉里幫我們蓋房子呢,只要孩子爭氣,我們苦點都沒啥……”言者毫不經意的話語,卻令聞者心頭一熱,久久為之發燙。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也正是我們民族骨子裡所固有的善良和堅強,喚起我們一種不可摧毀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幾塊脆弱的木板,在狂風暴雨的急流中顛簸過的人,才能體會下一代美好希望和幸福未來是多麼的可貴,而這些,更讓我們感到自己所需要做的太多太多,深感“路漫漫其修遠兮”。值得欣慰和感恩的是,在作者發到朋友圈呼籲後,眾多微友積極響應,愛心人士肖中喜已經和作者溝通,表示要負責第一期山果班孤兒李公權和第二期山果班貧困生朱海清,兩位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位向美好未來前進的人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和幸福的所在,就在不遠的前方……

傳承國學教育、愛心鑄就未來—蓮舍書房“山果”公益第二期紀實

就在文字寫好前,沈丘槐府六號冀薇旭總經理還通過順豐快遞,送來了五六身適合小海清的衣服和鞋子。國學教育、山果公益,現有的路都是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不斷摸索前進,逐漸完善和發展的。而支持我們走下去的,往往來自於社會力量,那些發自內心的溫暖和愛……深深感謝大家!

蓮舍書房,山果公益。嚮往美好的意志頑強地在這裡向上生長,激勵我們從一個個愛的角落走出,又將一個個愛的力量彼此相連,讓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最終連成一個圓圈。沐浴最燦爛的陽光,一些更美好的期許會在傳統文化教育中成長,一些面向世界的夢想會從國學經典裡升起。讓我們攜手走過每一刻愛心教育的時光,共同用雙手托起“山果”們未來的希望!(文/倪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