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 稀世珍宝《民国袁世凯十年银币》

民国袁世凯十年银币

此银币品相完好,包浆自然,字口清晰,尺寸符合,边齿平整,流畅自然,纹饰细致入微,成色晶莹锃亮。边齿虽有些磨损,但齿距整体划一;自然流畅圆润。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克数为26.26g。整体大小比较规整,经专家鉴定为臻品!有较好的收藏价值!

专家推荐 稀世珍宝《民国袁世凯十年银币》

背面

专家推荐 稀世珍宝《民国袁世凯十年银币》

正面

名称:民国十年袁大头银币

类别:钱币

持宝人:林先生

联系方式:私信咨询

历史意义

“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光绪年间,由于各省铸造银元,却和当初铸造纹银一样,不仅重量和成色不能统一,数量上也难以控制。辛亥革命爆发,各省因急于用款,不仅加工赶铸银元,还滥铸铜圆,滥发钞票和军用票,币制更加混乱。

民国建立后,中央财政几乎有出无入,财政危机十分严重。从短期来说,发行纸币亦不失为敛财妙法,只是纸币是银元的代表者,是兑换券,若没有银元的充分准备和广泛流通,纸币信用亦难确立。此时此刻,币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缓———“袁大头”银元正是基于此而诞生的,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铸造,加上其信誉很高,“袁大头”数量增多,流通渐广,虽僻处边陬,也有其踪迹。“袁大头”银元的通行促进了银元的统一,也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

袁大头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近几年来,古钱币收藏品的市场行颇为乐观,可以说是独领风骚,钱币也受到钱币收藏品爱好者们青睐,同时,随着各地拍场古钱币收藏品的交易场次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预见,古钱币在藏品市场中的位置,开始变得更为重要和愈加珍贵。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民国袁像银币是近代钱币重要的组成部分,业内俗称“袁大头”, 在钱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由于它是实物货币,介于人们对贵金属的认可,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民国银币成为研究中国近代革命史的珍贵实物和依据,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袁大头的主要版本有:民国三年版,民国八年版,民国九年版,民国十年版。

民国四年袁大头鲜为人知,此币是由天津造币厂(原“直隶户部造币厂”)铸造。但该币在发行之初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在上海成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就坚决反对。然而此时的袁世凯迫于孙中山派胡汉民等赴菲律宾,许崇智等赴南洋筹饷加快讨袁的压力,执意决定发行以充实国库,但是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四年壹圆”银币只发行了50000万枚,便停发了。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死于北京,混乱的时局下他的继任者处于种种因素的考虑,最终停止“伍圆”银币的发行。取而代之的是之后的民国8、9、10年版大洋。所以如今民国四年袁大头存世极其稀少,各大博物馆和钱币专家都在苦苦寻觅其踪影,非常珍贵。

最近,一位客户拿出一枚民国十年银币,此币为银质机制铸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有“中华民国十年”; 钱背面中间币值“壹圆”, 周围环嘉禾纹饰。此币铸制精良,品相好,且此版本铸量少,存世更加少,极具收藏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