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被嘉獎了!

在6月8日襲擊廣州的那場特大暴雨中,一張安保人員變身“人肉沙袋”護堤擋水的照片刷爆朋友圈。媒體競相報道,讓這些保安小哥秒變“網紅”,市民親切地稱他們“沙袋哥”。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很多人不知道,“沙袋哥”是咱雪松人!

作為雪松社區旗下慶德物業為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服務的團隊,他們快速行動、使命必達、無所畏懼的表現,是對雪松文化的堅定踐行與生動闡釋。

6月15日,2018雪松文化踐行標杆首期表彰會在廣州市婦兒中心舉行。程敏等9名員工被授予“2018雪松文化踐行標杆人物”,慶德物業婦兒中心項目團隊被授予“2018雪松文化踐行標杆使命必達團隊”。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表彰會上,廣州市婦兒中心副院長張志堯說,慶德物業管理人員把“婦兒中心”當作自己的家,日常訓練非常到位,所以在接到命令後,才會全力保護“婦兒中心”,他們是“真正的婦兒中心人”。

今日推送的文章,還原了救災時的動人情景。

1

“東側進出口進水啦!”

6月8日下午4點多鐘,程敏和7名保安坐在值班房裡交流下午訓練的體會。值班房設在負一樓。他們不知道此時受“艾雲尼”影響,特大暴雨正襲擊廣州。

突然,程敏接到來自監控中心“東側進出口進水”的緊急通知。

他們是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保安,來自雪松控股旗下慶德物業。

醫院共有三個地下室進出口,北口安全,南口較為嚴重,東口最為緊急。而且東口地位尤其重要,它連接的負一樓設有飯堂、倉庫、發電機房等重要設備設施,還有100多臺車。

程敏接到通知,知道情勢不同平常,立即帶領7名保安竄出值班房,迅速跑向東口。值班房距離東側入口約200米,他們大約花了30秒便跑到現場。

東口的斜坡約有50米長,坡度約50度。坡頂上的水沿著斜坡嘩嘩往下流,下水道和水泵都不能及時疏導。幸運的是,下水道里側早已壘起兩層沙袋堤壩。這是之前慶德物業防內澇演習留下來的。

但雨水太大,仍然漫過堤壩流進地下室。

程敏是保安主管。他當即決定在坡頂修建堤壩。保安們紛紛脫掉皮鞋,連襪子也顧不得脫,直接衝進暴雨中。

後來,他們發現穿著襪子很不舒服,才想起把襪子也脫了。襪子被洪水沖走了,再也找不回來。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2

坡頂一側設有應急沙袋庫房。大家立即分工,有的搬運,有的修建堤壩。

但沙袋很快就不夠用了。

東側出口約六七米寬,此時堤壩已經壘了四五層高,外側的積水很快沒到了膝蓋。水仍在上漲。這時,年輕的保安朱建強全身趴在沙袋上,用身體擋住水流。其他保安也跟著趴在沙袋上,還有人坐在內側用身體頂住堤壩。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朱建強湖北荊州人,21歲,去年從部隊退役,今年入職慶德物業。

這一幕感動了醫院醫療運輸科主管廖日香,她立即打電話通知下屬,在確保本部們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協調幾個人來幫忙。接著,她把手機扔給一名女同事,衝進雨裡,坐在堤壩內側用身體頂住堤壩。

廖日香來自河源,45歲。

當東側沙袋不夠用時,杜鐵軍立即組織人員從西側和醫院的14樓、15樓搬運沙袋。

廖日香也一起從搬沙袋。他們用手推車,赤腳趟水,從西側搬到東側,腳痛得麻木了。後來,腳底全染黑了。

醫院保衛科主任陳慧建議她們穿上鞋子。她擔心醫院有碎玻璃,假如傷了腳,很容易感染。但無人顧得上穿鞋。

堤壩建得越來越高,水位也越來越高,堤壩就建在坡頂,很有可能垮塌。所有人繼續頂著堤壩,有的保安繼續趴在沙袋上,壓實堤壩。

晚上6點多鐘,雨終於停了。

水位漸退,大家這才回宿舍換衣服。醫院已為他們準備好了晚餐和薑湯。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3

慶德物業為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提供保安和醫療運輸等後勤服務。程敏、杜鐵軍等人都是慶德物業的員工。

“慶德物業反應迅速,處理問題非常及時。人員素質高,聽從指揮。”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張志堯說。

兩者的合作始於2013年。張志堯說,慶德物業的表現獲得醫院上下一致認可,“有他們在,我們很放心”。

作為主要參與者,程敏事後在談起此事卻顯得稀鬆平常:“這都是本職工作,當時什麼也沒想。”

那時,為了打電話調配人力和物資,他必須隨身攜帶手機。後來,手機被雨水浸泡,再也打不開。6月9日晚,他去修理店,但回覆稱,修不好了。那是一隻銀色iphone 6plus。

“幸虧還記得老婆的手機號碼,要不然被罵死了。”6月10日,程敏笑著說。他手裡握著一隻同事借給他的手機。

感動廣州的“沙袋哥”,原來是咱雪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