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15秒世界,你不懂

“我们都不小心中了抖音的毒”,从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的抖音,人们每天在休闲与工作的奇幻旅程中,“刷”这个词屡见不鲜。我们先来理会一下这个词的含义,刷本身带有浏览的含义,但是与此同时还有“有意或者无意捕捉某种信息或者资源”的例子,于是人们习惯了在一早“刷微博”、“刷微信”,到现在的“刷抖音”。各个官网及平台其实最近整治小视频的动作方兴未艾,确实我们要承认,在小视频的风口中一些作品低俗不堪,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及价值观。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说,为什么现在的“抖音”这么火,甚至都火出了国——微信的10秒小视频,到现在的抖音15秒小视频,我们能在这其中悟出什么新的东西。

电影为什么是两个小时

我记得高晓松在《晓说》中提到,为什么一般的电影是两个小时(像《美国往事》这样的四个小时的电影除外),一个很现实的原因,知名导演希区柯克说过“因为人的注意力最多的集中时间是两个小时”,再简单一些,两个小时,人们已经“憋不住尿和屎”了。不可否认,现在无论是小视频还是各种微电影,其实都是在向着“微型”的方向转化,人们的注意力其实不再是那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相对匮乏的时代了。

15秒能带给我们什么

我们来假设一下,15秒的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读一个特别搞笑的段子,或者听别人讲一个道理,再或者,思考一件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也只是一件事,比如吃一口饭,或者在心中摸摸想起或者YY一个人的名字,来不及联想。你可以做出动作,但是你无法重复动作;你可以想象一件事,但是你不能编成故事。

现象级作品

还记得那个红极一时的电影《釜山行》吗?客观讲,韩国在现象级影片还有人文级别影片中还是非常有建树的。从《釜山行》到《恐怖直播》,到《七号房的礼物》。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这样的困惑,“反正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我呈现出来,或者就能引起某些人的重视了呢?”这样的现象级问题的呈现,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其实抖音所展现的,绝大多是是“现象级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