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15秒世界,你不懂

“我們都不小心中了抖音的毒”,從微博到微信,再到現在的抖音,人們每天在休閒與工作的奇幻旅程中,“刷”這個詞屢見不鮮。我們先來理會一下這個詞的含義,刷本身帶有瀏覽的含義,但是與此同時還有“有意或者無意捕捉某種信息或者資源”的例子,於是人們習慣了在一早“刷微博”、“刷微信”,到現在的“刷抖音”。各個官網及平臺其實最近整治小視頻的動作方興未艾,確實我們要承認,在小視頻的風口中一些作品低俗不堪,影響了人們的審美觀及價值觀。但是從另一個側面說,為什麼現在的“抖音”這麼火,甚至都火出了國——微信的10秒小視頻,到現在的抖音15秒小視頻,我們能在這其中悟出什麼新的東西。

電影為什麼是兩個小時

我記得高曉松在《曉說》中提到,為什麼一般的電影是兩個小時(像《美國往事》這樣的四個小時的電影除外),一個很現實的原因,知名導演希區柯克說過“因為人的注意力最多的集中時間是兩個小時”,再簡單一些,兩個小時,人們已經“憋不住尿和屎”了。不可否認,現在無論是小視頻還是各種微電影,其實都是在向著“微型”的方向轉化,人們的注意力其實不再是那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都是相對匱乏的時代了。

15秒能帶給我們什麼

我們來假設一下,15秒的時間,我們能做些什麼,讀一個特別搞笑的段子,或者聽別人講一個道理,再或者,思考一件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其實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也只是一件事,比如吃一口飯,或者在心中摸摸想起或者YY一個人的名字,來不及聯想。你可以做出動作,但是你無法重複動作;你可以想象一件事,但是你不能編成故事。

現象級作品

還記得那個紅極一時的電影《釜山行》嗎?客觀講,韓國在現象級影片還有人文級別影片中還是非常有建樹的。從《釜山行》到《恐怖直播》,到《七號房的禮物》。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常常這樣的困惑,“反正我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我呈現出來,或者就能引起某些人的重視了呢?”這樣的現象級問題的呈現,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其實抖音所展現的,絕大多是是“現象級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