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书法是贵族的书法而魏碑是平民的书法,是这样吗?为什么这么说?

千千千里马


的确如此。



魏晋书风,是以钟繇、王羲之为代表的朝廷高官和士族阶层。他们的笔法都是密而不宣,只在自己家族之中传授。钟繇为了看韦诞珍藏的蔡邕笔法,韦诞说什么都不给,把钟繇气的半死。多亏曹操以救命金丹灌下,才救活过去。后来韦诞死后,钟繇不惜掘墓,才得到了蔡邕的笔法。以钟繇贵为太傅的身份,想得到笔法,尚且如此困难,从而不惜掘坟盗墓。普通的人,连见到的机会都没有,从哪里知道笔法?


古代人的书法交流,并非如我们现在这样,打开电脑,天南海北,认识不认识的人,一网打尽。天下古今书法,一览无遗。他们的交流,只限于他们的朋友圈中。能有书信往来的,更是只有亲密交往的至爱亲朋中。

王献之经常很用心的写信给谢安,对身边的人说,这一次他一定会留存下来。而谢安对王献之的书法不感兴趣,总是翻转过来写信作答。比如王献之写到:“丞相大人台下,小侄顿首再拜!明日会稽高尔夫球场举办慈善赛,丞相大人可否移驾赏光?献之顿首顿首!”



谢安把信翻转过来写到:“公务缠身,无暇顾及。”王献之满心幻想着谢安能收存他的一封信,而谢安一点面子都不给。对此王献之一直深感遗憾。古人的书信被对方收存,是对于你的书法最高的褒奖。说明你的书法有可取之处,保存下来可以借鉴学习。

别说是普通人,不是他们圈子内的人,要想看到他们的字,门都没有。


王羲之写春联,前脚贴上去,后脚就被人悄悄揭下,弄得他连过节的春联都没有。为了不让人再揭去,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妙对。他趁夜写到:“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别人看到这么晦气的字,便都不再揭下。天亮时,王羲之看到对联没有被人揭去,他拿起笔来添成:“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些故事说明的是,古代人要得到优秀的书法,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在李唐王朝,李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书法,用尽各种手段,坑蒙拐骗偷,把兰亭序弄到手。让宫内专门从事钩摹的摹工诸葛贞,冯承素等人进行摹写,把摹写出来的兰亭序赏赐给王公大臣。又命欧阳询临写刻石,这就是著名的定武兰亭序。从而让更多的人有见到兰亭序的机会。


魏碑,是东晋灭亡以后,分成了南北朝。而魏碑,是北方鲜卑族建立的大魏政权刻于石刻上的文字。这一时期,战乱频繁,人民居无定所。刻石造像,祈求平安,成为了他们对平安生活的一种精神安慰。魏碑的刻石,都是工匠所作。粗犷膘悍,全无翰牍之气 。

古代文人士大夫,其根深蒂固的清高,是不会去向工匠求经问道的。在历代书法字帖中,没有任何一本字帖收录魏碑风格的半个字。魏碑风格的字体,只是流传于古代工匠之间。而魏碑能登上大雅之堂,是康有为的提倡。这个号称康圣人的康有为,一生多次科考,硬是没有考起过一个秀才,靠其怪异的见解,把魏碑鼓吹成了天下力能扛鼎的神作。



子衿tjk


自从有文字以及有“书法”这个称谓以来,传承下来了众多人们为之倾倒的作品。

其中魏碑及魏晋尺牍法书,得到许多人的喜爱、追摹。而于喜欢这些作品人的心目中、写出这些作品的人,是贵族也好、是平民也罢,从来就不重要。

人们喜爱的,就有存在的理由;符合大众审美的,就有市场,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别。

刘熙载在《艺概》中,把书法的风格与书体分为北派和南派,以欧、褚为北派,虞为南派:“盖谓北派本隶,欲此尊欧、褚也。然虞正自有篆之玉箸意,特主张北书者不肯道耳。”他把欧、褚归于北派,并框死在“本隶”上,虽有一定道理,但也于过狭隘了。

对书体的审美,自来仁智两见:汉、魏普遍审美倾向于碑志;东晋南北朝及初唐,又倾向于南书尺牍;盛唐、五代,又崇尚碑体;于宋、元、明南书韵致又占上风;至清、民国北碑势头大盛……等等如此。因而,书风的流行,是取决于人们的审美风向及时代背景的,于书写者是否贵贱,向来不包括于大众审美中。

北碑的盛行,客观背景在于北魏政权者喜好佛事,篆刻了大量碑志,于是浑厚自然、朴拙稚趣的书风充斥了人们心目,于耳濡目染中自然流行开来;曹魏以后,由于禁碑令及纸张普及,南书的清劲婉丽、平和中正的书风流行也就有其根源了。

书法的发展,自来是在民间逐步形成的,不可为某一人独创,任何一种新体的创造者都是广大平民书者。而其整理、完善、加工、美化的职责,则是由上层知识分子完成的。

历史的尘埃湮灭了太多无名书者的光芒,但从敦煌写经、残片的点滴,到《汝南公主墓志》、《书谱》、《阴符经》、《倪宽赞》、《汲黯传》、《枯树赋》……等等这些平民与伪托作品看,曜眼程度丝毫不弱于那些名臣贵阀的光辉。

如以现今“名利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来品评书法,本源就已偏颇,剩下的只是能是“肤浅”了。




临池管窥


魏晋时,门阀和士族势力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存在,大概是世族大家掌握了的资源较多。因此中国书法名家多显赫的地位,比如王、谢之家,王羲之、王献之,谢安、谢尚、谢万等都出自世家门阀,并且多有家族传承的意思,如索靖是张芝的姊孙,卫瓘曾任尚书令,是西晋重臣,官至司空,卫夫人铄,为汝阴太守李矩妻,钟繇魏国时官至太傅,史称钟太傅。都是名门大家。可见当时门阀和平民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各玩各的,书法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封闭性的,书法家不能横空出世,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而门阀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魏碑是平民书法,随着佛教的兴起,魏碑应运而生,主要题材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信佛的功德之一是传播佛教,在当时条件下,传播的最好途径是碑刻,于是大量的碑刻被造出来,而这些碑刻大多源自于无名的刻工之手,但是这些无名的碑刻却成就了中国最勃郁雄健的书法。清代有人统计:当时碑碣不下九万六千三百六十之数。甚至曹操曾下禁碑令,说碑碣“妄媚死者,增长虚伪,而浪费资财,为害甚烈”。这么繁多的碑刻,说明魏碑确实兴盛于民间,是平民书法不为过。


焦点书法


首先是这个标题有问题!所谓魏晋书法本来就包括流传下来的经典法帖和碑志摩崖以及写经残纸三大部分。严格的说,这三大部分遗存书法都与平民、工匠无关。有一个常识现在许多人不知道或者忽视了,就是在魏晋或者大部分封建帝王时代,识字人群非常之少,识字人群中能够写字的人又非常少,就拿清朝来说,每三年一科考才考中几十个进士,进士以下是举人、贡生、秀才等,这些人群才是过去有资格书写碑版的人,也就是过去所谓的“士族”阶层。此外,在那个时代,人死后能够被在坟头上立上一块碑或者在坟墓里埋上一块墓志铭的,绝对是贵族无疑,你见过有那个乞丐被世人立碑作传供奉的(清末乞丐的武训被作传纪念是个特例)?那么,为这些贵族们书写碑版墓志的,肯定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读书人或者当世的地方名家,康有为所谓的为“穷乡儿女造像”的工匠随手刻画的只是其中极少极少一部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当时《北史》上所谓的“崔卢世家”的“士族”子弟所为,而这个群体,有的本来就是官,就是北方有名的书法家如崔浩等,流行于北魏时期的“洛阳体”,就是这些北方书法家们的典型书体。除了做官的,他们中的子弟就是在家等着被推荐将来去做官。所以说他们早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百姓,不是所谓的“平民”了。所谓“平民书法”就是老百姓书法,但很遗憾历史上能够流传下来的平民书法实在太少了,受教育的权力都没有还谈什么书法!


云水风度29


按说书法得以流传下来的都应是贵族书法。请看历代大书法家王、欧、颜、柳、赵均是国家大臣,这就是贵族,历代用得起书法的也是贵族,。現代学书法有成者也是贵族。因为穷困潦倒的人去奔生活了,哪有时间练字?哪有钱买宣纸去消耗。书法是要投入大量脑力、体力、财力而为之,投入了也不是都成事,所以现代人书有公认所成者,也算贵族,至少精神高贵。一家之言,。不喜可以公开讨论。


朱国友6


这个问题蛮深的

秦朝的时候大家都用竹简写字,要记录就雕刻,刻石头刻碑刻鼎。

西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工艺变得简单了,纸变得开始普及,但是再普及价值在那里,不可能很便宜,到了魏晋时期,打仗打的天昏地暗的,普通人民生存都是困难的,哪儿来的钱买纸用呢。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说,那用的起纸的王谢类似的士族门阀确实,是贵族书法。

但是你说雕刻都是贫民书法我不明白,确实有钱人谁会冒着生命危险跑大山上去雕个石头呀?(摩崖石刻)但是你要知道,很多时刻是别人写好了,工人去雕刻的,不是工人自己创作的。比如元氏皇族的墓志,您觉得他们会让一个普通工匠去给自己刻?还是找个大家写好了再让优秀工匠去刻。再比如摩崖石刻中的典型石门铭是太原典签王远书丹和武阿仁(监察官员的官员)凿刻的,监察官员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您觉得身份地位低吗?

还未见过以书法的形式来说它属于那种阶级的特征,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寒门从来难出贵子,现在难,以前也难,而在汉后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没有可能,文化都是贵族才能讨论的,普通人今天还能吃个野果子说不定明天就被砍死在山坡上了,谁有这闲情去刻个字啊,除非你给钱,你给钱还要我会刻,要会刻我得识字吧,要识字总得有人教吧,这么动荡的年代还有人教读书写字的,就算后来是穷人小时候也不一定贫穷(工匠学徒暂且不论,古代能工巧匠下场一般都不咋滴,您懂得)。

所以如果您一定要用阶级来评判书法,我更趋向于书法一直都是知识阶级的产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