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忙碌,还有诗与身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忙碌,还有诗与身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忙碌,还有诗与身边的田野

从五月份就计划着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爸妈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由于工作缠身,再加上自己懒惰,一直拖,一直拖,拖到六月中旬。

夏收时节,我回到老家。

乡亲们都问我:你回来帮你父母收麦子?我嘴里应着,心里偷乐。家里的麦子早就收完了,玉米都播种了。

作为农民的女儿,我连麦子和麦蒿都分不清,实在汗颜。

每次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我都有些莫名的伤感。我离家太久,离家太远,不仅仅是地理距离,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疏远。

老妈是个闲不住的人,大活干完了,就找小活干。

她每天下午去地里劳作,给玉米、棉花除草,我陪着老妈去田野里散步。乡亲们问我妈:你怎么不让你女儿下地干活?我妈答:她连玉米苗和草都分不清,啥活都干不了。

老家的日子过得很慢,我揣着手机在马路上散步,听音乐学英语。

偶尔我也会去乡间小路上走走,拍几张图片,说实话,我记事以来,走的都是柏油路,走过的土路数都数得来。

老家没有公园,没有广场,习惯在安静的景区散步,突然到了一个嘈杂的环境,车人混杂,还真有些不习惯。

我依然保持着早晨练,晚锻炼的习惯,路上也会遇见几个熟人,亲亲热热寒暄几句,唠几句家常。

生活不止眼前的忙碌,还有诗与身边的田野

屈指算来,我已经一年之久没有回来。老家对我的意义不过是父母住的地方,正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漫步在乡间,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我拍花草,一朵盛开的花,一枝摇曳的草,都入了我的镜头。老妈嗔怪我:连野草也拍?

物以稀为贵,我童年时割过的猪草,我都不认识她了,她还认识我吗?

但凡游子,都有乡愁,或浓或淡,萦绕心间。

有生之年,与父母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与故乡亲近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比起老妈的闲不住,老爸是个很闲适的人。

上午钓鱼,下午打牌。谁和他谈地里的农活,他跟谁急。

老爸是个不受约束,不受管制的人,我想,我是遗传了他的基因,喜欢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的生活。

老家是个适合避暑的地方,每年的蟋蟀节,天南地北的人都跑到这里来收虫子,度假。

城里的楼房24小时开着空调都是同一个温度,老家的房子接地气,开半小时空调,温度就降下来了。

夏天,对我来说是最难熬的季节。厌食,过敏,在父母身边,至少不用张罗一日三餐,为了我的身体着想,父母还在卧室的地面上铺了地板革。

为了避免被爸妈喂成小猪,我每天都提醒自己:少吃点,少吃点。为了给我增加营养,爸妈每一餐都督促我:多吃点,多吃点。

老妈说只有我在她身边,她才是安心的。夜半醒来的时候,才不会牵肠挂肚。

对付老妈的唠叨,我自有一套办法。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搞不定,我们还能搞定谁。

老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说不过你。

散步的时候,我和熟悉的不熟悉的乡亲们聊天,聊地里种的庄稼,聊庄稼的收入,聊各个村庄的卫生、健身、修路等情况。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诗意也不用去天涯海角寻找,她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与家人共度的黄昏与晨曦。

徐俊霞:媒体撰稿人,笔名:海风,擅长创作亲子、情感、职场故事,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与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气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