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十年还“口出狂言”父子双双要被拘留终服软

“我现在最多拿出1万4给袁某(申请执行人),多了我不会出。我就在这,你们要抓就抓,要判刑就判刑。”执行局办公室里,被执行人周某某无所谓的地对执行法官吼道。

事情要从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说起。2006年,已满16周岁的周某与同伴前往桂阳某网吧上网,因不配合出示身份证件,与该网吧营业人员产生纠纷。随后,周某召集二十余名同伴冲入网吧,将网吧内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桌椅等物件悉数砸坏。经桂阳法院判决,周某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判处周某与周某父亲周某保连带赔偿支付袁某22397元整。判决生效后,周某保与周某父子二人仅支付袁某2100元,此后再无支付其他剩余执行款。无奈之下,袁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周某保、周某依法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随后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进行查询并前往被执行人住所走访、调查。被执行人索性外出务工,怠于履行案件义务。经查询,被执行人周某保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周某是未成年人,暂无经济来源。虽经执行法官穷尽各项执行措施,均执行不能,案件陷入了僵局。经袁某申请,案件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近日,申请人袁某申请恢复执行。执行法官依法将周某保、周某父子二人传唤至法院。周某表示自己虽已成年,无职业,经济不独立,没有收入来源;周某保则明确表示无钱可还,并申辩存在诸多客观原因导致未能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面对执行法官的释法明理,两名被执行人不为所动,显得无所谓。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一幕。

执行法官根据多年办案经验得出,父亲在外务工多年,儿子又身强力壮,况且执行款数额不大,不存在无能力履行的情况,父子二人只是不愿履行!

为维护法律权威和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执行法官决定将父子二人司法拘留。

听闻将被拘留十五日,父子二人才明白原来这次是动真格,慌了神。又考虑到剩余未履行的款项毕竟数额不多,如就此被司法拘留十五日得不偿失。权衡利弊之下,周某保父子二人提出愿意主动与袁某协商。随后,当事人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

至此,一起十年未决的赔偿纠纷案件在执行法官强力施压之下执行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